有个小孩儿叫铁头
![[转载]有个小孩儿叫铁头 [转载]有个小孩儿叫铁头](//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要我说,铁头该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孩子,最幸运的孩子。
快六岁的铁头长着一副可爱的模样,是那种无论抱在怀里,还是领在手里,往大街上一走都感到荣光的模样。
第一次见铁头,他还是小小的一团,在旁人眼里需要轻抱轻放的。我看着实在喜爱,又看着这孩子长得实在结实,就不由分说抱起,他是铁头嘛!结实,是我对铁头的第一印象,而以后的每次见面,铁头都像一只灵敏机智的小兽,让人安心,让人开心。对父母来说,还有什么比孩子健康更重要的呢?
后来的日子,我在铁头的妈妈桂杰的博客里看着铁头一天天地成长,我们都是爱孩子的,可五年多的时间为孩子写下几十万字,拍下无数照片的妈妈你听说过几个?在桂杰的文字里长大的铁头如在眼前,我能看到,能想到他的一举一动。
铁头从小不分夏冬地光着脑袋,桂杰让他尽量多的时间接触自然,尽量多的身体去感受日照风吹。看看身边,那么多的孩子,天刚一凉就被包裹得像只粽子,甚至一个冬天都不曾离开暖气升腾的楼房。而铁头已练就出天下无敌的“铁头功”。有着一身好功夫的铁头是要走天下的。还是婴儿的铁头就已经开始和妈妈桂杰,爸爸小黑一起四方游历了,在无限广袤的乡野,在一个个霓虹闪烁的城市,铁头用他新奇的眼睛打量着世界,触摸着生活。我总以为,农村生长着我们灵魂,种着生命的根脉。长久远离农村的人是孤独的,是可怜的。也许桂杰也这么认为,她常常带铁头到农村去,在天津的运河畔,在湖南的山村里,铁头用他的小步子,丈量着山川河流,他的眼界和心胸也在逐渐开阔。
铁头幸运地成为桂杰的儿子,于是他能有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知情权”。他是独立的,是自主的,是拥有主权的。他可以按自己的意志选择或表达自己的好恶,可以拒绝成人的左右,可以“为所欲为”。我还从没见过哪个孩子可以如此肆意地成长。我还以为自己是个开明的妈妈,可和铁头比起来,我家的宝姑娘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大多数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将孩子作为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而通常又是以爱的名义,要孩子这么做,不要那么做。脱离这种家长意识真难啊!当我认为不讲道理时的铁头该揍上一顿时,桂杰却选择尊重。铁头不讲的是成人的道理。活佛嘎玛仁波切这样说:“孩子一出生之后,实际上就和父母没有任何关系了,我们一定要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多么令人惊讶的话,多么可怕的话,而桂杰偏偏信服。她把成长的权力交还给铁头,信任他,欣赏他。桂杰的做法让为人父母的人觉得胆大而奇怪。
在桂杰的内心,她是把自己当成孩子,按照自然的意志重新长了一次吧,桂杰带着一颗童心和铁头一起成长,所以她才会对铁头有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包容。桂杰是那么地爱铁头,铁头是那么地爱桂杰,他们互称“妈妈姐姐”“儿子弟弟”他们长在彼此的生命里。桂杰还用一部书向生命的自由成长致敬。
洋洋洒洒近二十万字,《好宝宝妈妈自己教》细细密密地记录着铁头的成长,记录着桂杰的成长。长大后的铁头,你会在这本书中回看自己出生三天后,全家人为一个肉乎乎的小东西洗澡的过程;你一岁两个月后,桂杰坚持用讲道理的方式给你断奶,铁头,那时你真的听懂了吗?你还记不记得那双固执的旧鞋子,桂杰说:“只要不违背季节规律,对孩子的健康无大碍,如果孩子自己觉得舒服,不妨就遵照孩子的意思办。”桂杰将你会下床撒尿的日子看成节日;四岁五个月的你午夜点评世界杯,桂杰笑称你是世界上最小的球迷;你们斗智斗勇,你们共喜共悲;你们一次次倾心交谈,我相信这种沟通与交流会贯穿你们的整个生命……
当然,桂杰所有的尊重与包容都是在原则之内的,她不会被孩子的眼泪控制,她会毫不犹豫地拒绝铁头的无理要求,她会让犯了错误的铁头“time
out
(隔离反省)”。为避免当众管教孩子的尴尬,他们外出前达成约定:“一不准耍赖,二不准乱摸,三不准跑远,四见人要有礼貌。”这该是对每一个人都有启发的。桂杰培养铁头友好与人交往,从小塑造铁头诚实的品格,要铁头做个有情调的小孩,桂杰再忙也不忽略孩子。即便没见过铁头的人,读了这本书也能感觉到铁头的健壮、聪慧、友好、才情和微笑。
每一个愿意思考的妈妈如果认识铁头,认识桂杰,认识这本书,都会怦然心动,原来孩子可以这么养,妈妈可以这么做。
铁头有幸,桂杰有幸,小黑有幸,我们有幸。那我们就祝福吧,祝福铁头,祝福桂杰,祝福小黑,祝福所有爱铁头和爱生活的人们,我们或许可以一起思考一下有关生活,有关生命这些简单的问题。
铁头,原名梁胜杰,北京通州如意幼儿园小朋友。主持自己的生活。
桂杰,原名李桂杰,诗人、记者,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社。主持新浪著名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ijie(山寺月中寻桂子)出版过诗集《流星的冬》、《对视月光》,文化随笔集《不会尘封的记忆——百姓生活30年》获得2009年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曾兼任电视谈话节目《问教》编导,其散文和新闻作品入学多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