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职业教育社会性焦虑何去何从?
(2022-07-20 23:49:56)
教育随笔:职业教育社会性焦虑何去何从?
几人散步,一女子叹道,“我家侠子(舒城土话,孩子)考不上高中,piáo(舒城土话,不知道)怎么办?”众人沉默。
一次职校到一初中教室散发招生简章。一男生手指一位同学说,“发给他,他要。”那位同学一听,跳起来,上前就给那位说“给他”的同学一顿拳脚。众人哄堂大笑。
一位职校女生在教室跟同学说,一次她乘车回家,人家问她在哪读书。她脱口而出,“在一中”。她说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想跟人说自己在职校念书。
20多年前,职校何其风光啊!那时职校叫“中技”,考上中技就意味着有了一个铁饭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职业学校不仅招生难,管理更难。职业教育的困局,不是哪一个学校的事,乃是国家整个大盘的困局。中国真正的职业教育还处于启蒙状态,如果说有,那只能说是处于雏形阶段。不说别的,单就把中考淘汰下来的人硬性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它所产生的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看好乃至歧视的后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对教育的自由选择的尊重。家长是没有办法才孩子上职业学校的,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另眼,不是少数,而是绝对多数。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只在国家制度或者政策闭门造车的层面存在,没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认同。在这样的职业教育“卑视”与“下位”的广大土壤上的职业教育,没有雄实与牢厚的生存土壤,学生在学校不要说愿意学,学得好了,就是对自身的状态也难以确立自信。家长不认同,孩子不情愿,社会不待见,特别是社会上对职校的偏见看法,放大职校的负面影响,都体现了职业教育目前所经受的比较普遍的社会性焦虑。
这种焦虑集中表现在职校自身,如何给职业教育定位?职业教育的出路何在?专业如何设置?不要说做大做强,单就一个安全问题就让一些职校管理者头大。学生进入职校,一些专业的门槛与就业的对接,让不少学生难以跨过。就业前景不够理想,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隔膜与冷遇。家长教育孩子,往往以进入职校相威胁恐吓,“你不好好念,考不上高中,就去到×××职校!”带着沉重的万般不情愿的心理来到职校,如果没有切实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学生往往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加之职校都是中考分数下游者,这些学生聚在一起,往往产生连锁效应,相互放大缺点,加剧了学生的放任心理。上课睡觉玩手机做其它和学生无关的事情可谓比比皆是。每个学生课桌上码放的书籍巍峨壮观,不外乎是为着上课给自己怠课提供遮蔽。
学生在职校的生存状态,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广泛性焦虑。焦虑的同时,国家也在积极谋划,寻找对策。比如扩大对口高考比例,让更多的职校学生能够进入本科层次学习。不久前,又出台了提高职校学生学位待遇的文件。特别是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投入,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逐渐提高。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竞争趋势逐步加强,一些落伍滞后的职校将逐渐被淘汰出局,像当年一个县一所师范最终淡出人们视野一样不可避免。职业教育的强势发展,最终会赢得整个社会的信任乃至追捧。
写于2021年12月14日上午
几人散步,一女子叹道,“我家侠子(舒城土话,孩子)考不上高中,piáo(舒城土话,不知道)怎么办?”众人沉默。
一次职校到一初中教室散发招生简章。一男生手指一位同学说,“发给他,他要。”那位同学一听,跳起来,上前就给那位说“给他”的同学一顿拳脚。众人哄堂大笑。
一位职校女生在教室跟同学说,一次她乘车回家,人家问她在哪读书。她脱口而出,“在一中”。她说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想跟人说自己在职校念书。
20多年前,职校何其风光啊!那时职校叫“中技”,考上中技就意味着有了一个铁饭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职业学校不仅招生难,管理更难。职业教育的困局,不是哪一个学校的事,乃是国家整个大盘的困局。中国真正的职业教育还处于启蒙状态,如果说有,那只能说是处于雏形阶段。不说别的,单就把中考淘汰下来的人硬性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它所产生的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看好乃至歧视的后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对教育的自由选择的尊重。家长是没有办法才孩子上职业学校的,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另眼,不是少数,而是绝对多数。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只在国家制度或者政策闭门造车的层面存在,没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认同。在这样的职业教育“卑视”与“下位”的广大土壤上的职业教育,没有雄实与牢厚的生存土壤,学生在学校不要说愿意学,学得好了,就是对自身的状态也难以确立自信。家长不认同,孩子不情愿,社会不待见,特别是社会上对职校的偏见看法,放大职校的负面影响,都体现了职业教育目前所经受的比较普遍的社会性焦虑。
这种焦虑集中表现在职校自身,如何给职业教育定位?职业教育的出路何在?专业如何设置?不要说做大做强,单就一个安全问题就让一些职校管理者头大。学生进入职校,一些专业的门槛与就业的对接,让不少学生难以跨过。就业前景不够理想,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隔膜与冷遇。家长教育孩子,往往以进入职校相威胁恐吓,“你不好好念,考不上高中,就去到×××职校!”带着沉重的万般不情愿的心理来到职校,如果没有切实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学生往往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加之职校都是中考分数下游者,这些学生聚在一起,往往产生连锁效应,相互放大缺点,加剧了学生的放任心理。上课睡觉玩手机做其它和学生无关的事情可谓比比皆是。每个学生课桌上码放的书籍巍峨壮观,不外乎是为着上课给自己怠课提供遮蔽。
学生在职校的生存状态,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广泛性焦虑。焦虑的同时,国家也在积极谋划,寻找对策。比如扩大对口高考比例,让更多的职校学生能够进入本科层次学习。不久前,又出台了提高职校学生学位待遇的文件。特别是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投入,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逐渐提高。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竞争趋势逐步加强,一些落伍滞后的职校将逐渐被淘汰出局,像当年一个县一所师范最终淡出人们视野一样不可避免。职业教育的强势发展,最终会赢得整个社会的信任乃至追捧。
写于2021年12月14日上午
前一篇:教学随笔:“渔”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