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393):人与自然的相互塑造

(2018-01-05 02:05:33)

1)人对自然的影响

    在认知革命以前,所有人类物种都居住在亚非大陆上,地球可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生态系统,各由独特的动植物构成。认知革命之后,智人走出亚非大陆,前往外面的世界,先后殖民了澳大利亚(大约45000年以前)、新西兰(大约800年前)、北冰洋的弗兰格尔岛(Wrangel Island)(大约4000年前)和阿拉斯加(大约14000年以前)等,把整个地球表面连成了一片,形成了统一的地球表层生态系统。

      在这期间经历了三次物种灭绝:第一次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第二次是因为农民的扩张;第三次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由此来讲,人与自然从来并不总是和谐相处。

2)自然对人的约束

       a.自然禀赋决定了采猎者的范围和迁徙方向。而且,采猎者不仅要采集食物,还有掌握所在地区生态系统的各种知识,包括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惯,每种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每种食物的营养情况等。就整体而言,现代人的知识远远超过远古人类,但在个人层面上,远古的采集者则是有史以来最具多样化知识和技能的人类。

       b.为什么农业革命只能发生在中东、中国和中美洲,而不是澳大利亚、阿拉斯加或南非?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我们远古祖先所狩猎采集的成千上万的物种中,只有极少数的几种适合农牧。这几种物种只能生长在特定的地方,这些地方正是农业革命的起源地。这就是自然环境对农业革命的约束作用。

    自然环境对工业革命的约束表现在资源禀赋对产业结构的重要影响,将这一影响极端化,就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环境决定论,在经济学中相应的形成了资源禀赋理论。根据系统经济学的最新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决定产业结构的不应当是资源禀赋,而应当是资源位。

    延伸阅读:

1、尤瓦尔.郝拉利:《人类简史》(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昝廷全:《系统思维》(第1卷),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7。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6、昝廷全:《系统管理模式》,北京: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20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