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应当关注的是产出(output)和失业率,这是衡量财富创造和实体经济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指标。即使实际产出不变,只要价格翻一番,名义GDP也会跟着翻一番。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GDP增长率应当是指真实GDP。我们一定要弄明白GDP增长反映的是商品价格的变动,还是商品实际数量的增长。只有商品实际数量的的增长才能带来实际生活标准的提高。
失业率是影响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失业率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失业率的变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与失业率对应的是就业率,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对偶的。当就业率出现波动时,产量也会跟着波动,因为产量是利用劳动作为投入条件生产出来的。
研究失业率的目的是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就是理想水平,是人们的追求目标。充分就业的概念相当于宏观经济系统的一个极端,一个内在尺度,它本身是一个统计概念。所有的统计概念都是在N(人数)很大时的“稳定频率”,允许有误差波动,但从统计意义上讲是“稳定值”。因此,对充分就业的概念应当在统计的语境中去理解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也是宏观经济系统的一个内在尺度。
充分就业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实现。于是,就产出了两种产出的概念:潜在产量(potential
output)和实际产量或当前产量(current
output)。潜在产量对应于充分就业的情况。潜在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差值就是所谓的产量和缺口(output
gap)。因此,经济绩效不仅包括产量的大小,还应当包括产量缺口的变化情况。奥肯定律指出,失业率降低一个百分点,GDP就会增长三个百分点,因此,产量缺口也会缩小三个百分点。当然,奥肯定律是一个经验公式,对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失业和产量变化的具体比例可能不同,但其所反映的哲理思想无疑是正确的。
充分就业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从系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应当是国家资源位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资源位结构的优化。国家资源位决定了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