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贫困人口以千万计。因此,政府实行的扶贫政策只能基于统计规律,而不能采取基于个体信息的动力学手段。统计规律针对大多数人,而动力学手段是指直接针对一个个具体的家庭和个人,例如直接给每个贫困家庭和个人补贴多少钱和食物等。这里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收集个体信息的困难,关键在于不能应用动力学手段处理统计问题,不能混淆两种不同的规律。
关于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很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原因,例如市场的海量信息问题和市场的易变性等等。但是,我们认为,计划经济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试图应用动力学手段去处理统计问题。因此,我们决不能把精准扶贫理解为直接针对每一个具体的个体进行扶贫。扶贫工作只能依据贫困人口整体的统计规律,在充分理解每个贫困个体动力学性质的基础上设置适当的宏观条件或宏观参数。这个宏观参数对所有的贫困个体都是同样的。这样做的结果是贫困人口统计意义上或者总体上的降低,但仍然会有极小一部分人口继续贫困。针对继续贫困的这样极小一部分人群可以采取动力学手段进行扶贫,即采取直接补贴的办法。
为了实施基于统计规律的精准扶贫,首先要深入了解贫困个体的动力学属性,例如中国人都有“面子”思想,因此都有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不会出现统计意义上的象西方国家的贫困懒惰即宁愿”持贫困“而不去劳动现象。个体的动力学属性是统计规律发挥作用的背景。其次,针对贫困个体的动力学属性设置适当的宏观参数,典型的包括疏通与外部联系的道路、消除数字鸿沟以及电力的输送等,过去政府实行的”村村通“工程就属于这类范畴。当然还包括政府提供的各类义务教育和培训等。
延伸阅读:
1、昝廷全:"动力学规律与统计规律“,《系统思维》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211),又载《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钟学富:《社会系统:社会生活准则的演绎生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http://s14/mw690/001nwcHlgy6RCJnn7eBb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