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221):论利益:真实利益与认识到的利益(True
Benefits and Perceived Benefits)
关键词:221
中国有句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同时,民间还有“无利不起早”的说法。我们甚至可以将其推广至人类全体,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目的性行为。如果讲得全面一些,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从系统经济学和系统需求理论的角度来讲,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持某种耗散结构或者推动耗散结构结构的升级。因此,我们可以把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定义为经济目的。于是,经济系统的各种不同耗散结构就对应于各种不同的利益: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和精神利益等等。由于人的系统化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人的不同层次的耗散结构,进而决定了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和利益。
把目的定义为耗散结构,就使得利益具有了内在的客观尺度。有利就是趋向耗散结构方向,否则就是不利。有利的程度就是利益的大小。这样,就使得利益的概念获得了完全确切的内涵。
由于每一个人的耗散结构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人的真实利益也是客观的,甚至不以行为主体自身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有可能出现“真实利益”与“认识到的利益”的分离,甚至冲突的情况。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潜在的假定了二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延伸阅读:
1、 昝廷全、昝小娜:“系统需求理论初探”,《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2期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钟学富:《社会系统:社会生活准则的演绎生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http://s14/mw690/001nwcHlgy6RCJnn7eBbd&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