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218):关联、自私与经济人假设 关键词:218

标签:
财经教育文化 |
【系统思维】公众微信平台推送文章(218):关联与、自私与经济人假设
由于关联的存在,自私不一定真正有利于自己。打麻将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有一天某一个人的下家牌气很旺,这时正确的对策应当是坐在上家的人少碰牌,或者不碰牌。这样一两把之后可能就把牌气扭转过来。但是,如果上家自私,仍不放弃每一次碰牌的机会,只会使得下家的牌气更旺,他也就会输得更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之间存在关联,正是由于关联的存在,从自利的目标出发,结果不一定真正有利于自己。这是一种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象。由于关联的存在,必须“既建树木,又见森林”,只有在整体的优化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和保证个人的利益和发展。
政治家和普通百姓的最大区别就是,政治家关注的是整体和长远利益,普通百姓关心的往往是眼前和局部利益。在存在关联的情况下,没有整体的发展,局部和个人的利益是无法得到根本保证的。这种关注焦点的差别在领导与群众的沟通中必须引起重视,二者可以在系统主义价值观的框架内达成共识。
传统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经济人假设,基本思想就是每个人都从自利的目标出发,最后刚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这里蕴含了这样一个假设:每个人认识的个人利益和真实的个人利益完全一致。现实情况是,个人的真实利益和他所认识到的个人利益并一定完全一致。个人利益从本质上取决于个人耗散结构,与个人所处的系统层级结构有关。通过把二者分离,可以深化经济学研究。为了使得二者一致,就要求每个人必须掌握整体的信息。也就是说,在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中必须包含整体的信息。这样,通过引入“知识结构”变量打开人这个黑箱,就把二者的区别显化了出来。由此可以展开关于经济人假设、进而关于整个经济学的深入讨论。
延伸阅读:
1、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2013-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钟学富:《社会系统:社会生活准则的演绎生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萨缪尔逊:《经济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http://s14/mw690/001nwcHlgy6RCJnn7eBb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