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23):互联网的分离功能     关键词:分离

(2014-11-20 15:37:41)
标签:

股票

财经

思维

企业

分类: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23):互联网的分离功能     关键词分离

 

微信平台推送文章:

从历史上讲,目标与手段的分离,产生了工具理性的概念,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现代社会。古典经济学家萨伊认为,商品是由商品购买的,供给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因此,在物物交换的时代,不会出现任何的产品过剩。但是,货币的出现使买与卖产生了分离,把物物交换过程分解为商品-货币、货币-商品两个阶段,于是情况变得非常复杂。由此,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

 

互联网一方面把全球连成了一个大系统,大有一网打尽之势。同时,我们又可以观察到,在虚拟空间中出现了很多虚拟社团。社团内的人只对本社团的事情感兴趣,不同社团的人很少相互了解,这些不同的社团就相当于一个个分离的小系统。互联网在促进全球大系统化的过程中,同时催生了这些分离的小系统。其深层的原因就是,互联网在实现自身强大的连通功能的同时,使得自己又具有了分离功能。

 

互联网把时间、空间与在其中发生的事件进行了分离,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飞跃。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壁垒和空间壁垒。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要想观看某条新闻,比如体育赛事的新闻,必须到电视机前等待收看电视新闻。互联网出现以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查阅各种新闻。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所有的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都是过去时,而且经过了筛选,现实发生的大量新闻,由于传媒容量的局限是无法全部报道的,中央电视台每天报道的新闻至多也只有几十条。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互联网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容纳海量信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及时上传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在互联网上信息实时更新,只要有网络信号覆盖,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终端查看新闻,而不用坐在电视机前等候新闻报道。

 

“学习宝”是一种中学生课外辅导的APP,一经出现,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其本质就在于利用互联网使得学生和老师实现了时空上的分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向名师请教并互动。互联网导致的这种“分离性”,对人类社会结构和商业模式的改变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延伸阅读

1、  昝廷全:“资源位第三定律:连通性的经济学”,《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  昝廷全:“连通的力量”,《系统经济学学术散墨》,北京:中国书店,2012。

3、  昝廷全:《沟通就是零距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  昝廷全:《传媒经济研究与拓扑传播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http://s7/small/001nwcHlzy6NL6KEy1w06&690    关键词:分离" TITLE="【系统思维】(23):互联网的分离功能     关键词:分离"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