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维】(25):系统价值论    关键词:价值

(2014-11-19 16:21:55)
标签:

财经

思维

企业

分类: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25):系统价值论    关键词:价值

 

微信平台推送文章:

价值论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社会正义、甚至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经济学中有两种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

 

1、为了测度价值,需要把价值与某种不变的客体相锚定。我们知道,变与不变时相对的。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吴学谋提出的泛系相对论的模式,即R~SOME。这里,R指结果,S指认识主体,O为认识客体,M为中介,E为环境。令dR/d(SOME)=0,即可导出某种不变的客观性。在系统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最能满足这个条件的是时间。因此,在系统价值论中,我们把价值与时间相锚定,价值即时间。最近有一句英文在网上很流行:“you are your time”,意思是说,你的时间都去哪儿啦,就决定着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要认识一个人,不用听他如何豪言壮语,只要看一看他的时间都去哪儿啦就可以了。类似的说法还有,you are what you read. 这一点可以和劳动价值论

 

2、在系统经济学研究中,我们把价值与其作用的对象相分离。由此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作用的效用与其作用对象有关。同样的价值客体,作用或参与到不同的对象系统时,其所产生的效用是不同的。根据系统科学中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价值客体作为不同系统的构造性元素时,其对系统功能的贡献是不同的,因此,其所产生的效用和重要性都是不同的。实际上,效用价值论的软肋就在于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家庭主要以妻子带孩子,其原因可能是,丈夫的时间配置到其它用途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用。另一个熟知的例子,在中国大学的各学院都配有书记和院长。书记的时间主要用于学生管理管理工作,结果书记更接近纯粹的管理者,和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密切;院长的时间一大部分配置到学术,结果院长更像学者,和学生在知识上更趋同。

 

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最优并不能保证每个局部都最优,但是个人只有充分认识系统的各种关联,在整体的全面发展中寻求真实的局部利益,个人最优只有在整体最优的背景下才能实现和得到长期保证。

 

        延伸阅读

        1、  昝廷全:“《系统主义》大纲”,《系统经济学史记:1985-201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http://s3/small/001nwcHlzy6NJyWF3N0c2&690   关键词:价值" TITLE="【系统思维】(25):系统价值论    关键词:价值"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