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键词方法与《云图》中的关键词

(2013-02-24 23:31:43)

    本来计划前天(2013年2月22日)晚上,从郑州回来就要看《云图》的。但是,由于飞机晚点,回到家时已是凌晨1点。更重要的是,我从在郑州机场候机时就开始看《系统之美》,已陶醉其中,也无法“插播”《云图》。昨天看完《系统之美》,今天计划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看《云图》。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团圆节。今天中午,莹莹、松松、小菲一起在家里吃午饭。在这期间,我让莹莹为我下载好《云图》。晚上,到郑书记家吃饭。每逢节假日,和郑书记“聚聚”属于“必修功课”。如此,才觉得内心安定。席间,和他讨论中国社会公共空间道德缺失问题与历史缘由。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云图》。历时172分钟,刚刚把《云图》看完。

    说实话,由于叙事方式的相互穿插,确实没有准确理解整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系统经济学中提出的层级战略“自动”浮现出来发挥作用。这使得我能够从整部电影营造和渲染的氛围中大致感觉到,《云图》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教人从更大的时空范围考虑自己言行的后果,追求“真相”。

    我们知道,每一篇学术论文在“内容提要”的后面,一般都会要求写上5-7个“关键词”。通过这几个关键词,读者就可以快速地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金观涛先生可能正是由此创造了“以包含关键词例句为中心的数据库方法”,并用于观念史研究。由此,他把柯林伍德的那句名言“历史知识沉淀于特定观念”变成了“历史沉淀于词汇”。我们简单的将这种方法称为“关键词方法”。

    这里简单回顾一下《云图》的“关键词例句”:

    1、律师和黑奴之间如何会成为朋友,“看一眼就够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真相、人人平等无界限。

    2、“从子宫到坟墓,我们都和其他人紧紧相关,···,轮回,···”。这其中包含浓厚的系统思想。以“类”划分敌我,其实又都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拓扑学用开集作为基本元素,与此异曲同工。

    3、剧中讲到“云图六重奏”音乐的归属问题时强调,“不是你的,不是我的,是我们的”。这又展现了系统思想以及合作的价值。正像著名的“春江花月夜”表面是唐朝张若虚个人“随机”创作的,从本质上讲,更是一种历史积淀的水到渠成。

    4、剧中对Reputation的重视,显示了系统经济学中层级战略的思想:Reputation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系统概念,高于任何“具体事件”。

    5、“界限是由常规决定的”,“任何人都可以超越常规,只要他第一个想到这么做”。在系统经济学中,我们提出的制度的拓扑学定义是:“制度就是行为空间中的一条封闭曲线”。简单地说,就是在行为空间中划一个圈。这里的“常规”对应于系统经济学中的自组织制度。

    6、把所有人结合在一起的是“规则”,即制度。森林规则:“弱肉强食”。

    7、“尘世的缠绕”,警示人们摆脱“尘世的缠绕”,多从事心灵层次、与“真相”有关的事情,追求类似于老子的“复归于婴”之状态。从美学上讲,越接近事物的“根部”,越接近“真相”,特征尺度越长,其影响也就越久远。

    8、“我们生命的不朽性质,在于我们言语和行为的后果”。这里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内在责任”,即建立“言语和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回路,由此决定着未来的重生和轮回;其次,是考虑“言语和行为”影响的特征尺度问题。

    在美洲土著人的文化中,其决策所考虑的时间范围长达未来七代。考虑的时间尺度越长,生存的机会越大。我们在决策时,考虑未来几代?我们能有未来几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宗接代”思想,潜在地影响了人们决策时所考虑的特征时间尺度,使其能够摆脱短期利益、着眼于长期利益,从而增加了生存机会。也就是说,“传宗接代”思想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使得一些“暴发户”不至于过分沉溺于“及时行乐”。

     9、就我自己的个人经验来说,上大学时,曾经在梦中求解出了睡觉前没有解出的高数题;也有多次梦到相同场景的经历,这个场景不是“真实”的,但是,由于多次梦到,又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10、从创作上讲,整部电影“跨越时空+灵界+梦境+轮回”,采用的正是层级战略:升维,在低维空间没有“解”的问题,在高维空间中可能有解,甚至有“最优解”。

 

    总之,根据认知科学的观点,一个人掌握的词汇的多少,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思维的水平。进一步地,“思维关键词”的变化,决定和反应着思维模式的变化。在系统时代,就是要把系统概念和术语变成大众日常思维的关键词!

   注:这里关于“传宗接代”的积极意义是我在写作时临时逻辑推演出来的,畅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