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孩子慢养出来

(2020-08-19 09:31:53)
分类: 育儿宝典


/杨静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之下,你早已变成一位浮躁妈妈了吗?要知道,人生的过程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长征,赢在起跑线上又如何?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花开有时,慢养出来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No.1 慢养,让孩子有好性格

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听到客厅里“啪”的一声,赶忙跑过去,4岁的亮亮正在盯着地上的碎玻璃发呆,性急的妈妈没有想责怪亮亮,但还是本能地说了一句:“怎么这么不小心呢?”亮亮看了妈妈一小会儿,转身跑开了。其实,亮亮本来是想给妈妈看看他在水杯里的新发现。

慢养关键词:温和、倾听、耐心

亮亮第一次打碎东西,心里的害怕和忐忑已经远远超越了先前跟妈妈分享的兴奋。此时,千万不要着急责怪和批评孩子。

蹲下来,提示孩子讲一下过程,比如:“你要拿杯子去干什么?”“杯子怎么就掉到地上了?”当你这样问了,就会惊讶地发现,其实孩子有一大堆的话来描述情节,而且很急切地表达自己的不安和愧疚。然后你可以拍拍孩子的头告诉他:“哦,妈妈知道了,你是不小心把杯子摔坏的。我们一起来把碎玻璃收起来,装到垃圾桶里。”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耐心地倾听都是对孩子内心的认同,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必要途径。

专家提示:

要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孩子,这样既满足了孩子探究的欲望,也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与其指责和怪罪孩子,不如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玻璃杯容易打碎?你发现了什么?然后示范拿玻璃制品的方法,怎么处理碎了的玻璃制品才安全?让孩子观察后,模仿妈妈的动作,孩子还会在拿的过程中,自己协调、学习,提高自信。

TIPS:好性格这样慢养出来

    遇到事情,要尽量温和,倾听孩子慢慢说。

    认同和肯定孩子的情绪和内心,他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接纳别人。

    定期互相讲讲最近的高兴事或者烦恼事,这种沟通习惯能成就朋友式的亲子关系。

    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学会选择和负责。

    体会过等待,懂得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实现。

 

No.2 慢养,让孩子有好习惯

朵朵已经上小学了,可总是丢三落四。为了避免到学校挨批评,妈妈每天回来在朵朵屁股后面追着问老师是不是有什么要求,留了哪些作业,每天临睡前,还要把朵朵第二天的所有书和文具准备齐全。

慢养关键词:规则、鼓励、自发

老师留给朵朵的任务俨然成了妈妈的任务,朵朵慢慢可能会对更多事情产生依赖感,而最终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缺乏责任心。不妨和朵朵开诚布公地谈一次,告诉她:“你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要自己安排好,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然后和朵朵一起制定一套避免丢三落四的机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写好作业后马上把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准备好……同时,把锻炼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想法告诉老师,争取到老师的帮助和配合。开始的时候,朵朵还可能会犯错,但不要着急,今天的犯错是为了明天的不犯错,鼓励朵朵的每一点进步。

在习惯养成方面,慢养意味着给孩子提供自我习惯养成的空间,所有的习惯养成需要一种自发的力量,而不是强迫,更不是代劳。自发的好习惯除了能提升孩子受益终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专家提示:

孩子不会独立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说明在其秩序感建立的敏感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也说明,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孩子自然不会花心思,只会坐享其成。妈妈要学会放手,以任务的形式帮助孩子,逐渐提高孩子独立完成的能力。

TIPS:好习惯这样慢养出来

    好习惯来源于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则体制,和孩子一起制定这套规则,并温和而坚定地帮助孩子执行规则。

    可以一起制定奖惩策略,让孩子有动力和压力。

    和孩子分享好习惯带来的好处,比如专心致志地而不是拖拖拉拉地完成作业,可以节省出更多自由玩乐的时间。

    永远不要怕孩子犯错,让孩子承受犯错的后果,同时总结出犯错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

 

No.3慢养,锻炼出强壮体质

妈妈总想把东东培养成最优秀的孩子,每个周末,除了要上钢琴、画画、英语三个课外班以外,还尽可能多带他去博物馆参观,去看画展,可怜的东东户外锻炼时间基本没有,有时连午餐都是在快餐店解决,睡眠也严重不足。

慢养关键词:均衡、适度、选择、快乐

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们关注的重心也慢慢从健康转移到教育上,但却忽略了孩子身体的承受能力。给孩子报兴趣班并没有错误,但一定要适量,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节奏,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营养均衡的饮食,更别忘了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里跑跑跳跳,帮孩子塑造更健康的身心。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不能站在大人的角度上“拔苗助长”。所以我们把节奏慢下来,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新事物和新世界,而不是早早把他们变成小胖墩、小近视眼。

专家提示:

给孩子安排课外活动要先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长发展规律,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堆积起来的,而是孩子从自身出发,真正的喜欢和愿意参加,才会自己主动去做。

TIPS:好身体这样慢养出来

    最基础的就是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以及适量的运动,什么时候都应该把这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最最重要的。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无所谓输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将是孩子向前的动力。

    兴趣班可以报,但一定是孩子喜欢的、不承受过多压力的,而且是适度的。

    每天让孩子有1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带着他在河边草地上打滚,用沙子堆城堡,放风筝,参加一次户外小探险,养一只小动物等,这是孩子在10岁前都应该尝试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