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小军
语言的发育和宝宝的口腔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宝宝的唇、舌、齿、腭、腔等器官的刺激,直接影响宝宝的口腔发育,关系到宝宝今后语言表达的效果。
宝宝从刚出生的吃母乳、打哈欠、会提笑肌等等,到三四个月时吮吸手指、吮吸拇指,到五六个月的时候进食辅食,从出生就和吃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 吃和宝宝的语言发育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了,随着宝宝月龄的变化,可以给一些小馒头片、烤面包、小麻花等食物,锻炼宝宝舌头更有力度、更加灵活。被动的训练咀嚼能力和后牙槽的运动,这样不但锻炼协调能力,还锻炼手、脑、嘴协调配合。
在吃饭中积累词汇量,尽量让宝宝学会独立吃饭,自己用小勺,经常问宝宝,是不是吃这个? 吃什么?等等,锻炼宝宝逻辑思维,宝宝在“嗯”、“啊”回答的时候, 其实是表明自己听懂了,用自己的回答方式回答大人,也是词汇量积累的最好时机,为宝宝语言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尧尧为例,尧尧一岁了。在吃饭时候,我首先给尧尧穿个围兜,以免弄脏衣服。接着给尧尧手里放一把勺子,我手里拿一把,尧尧开始尝试着自己用勺子吃饭。我总是在碗里饭菜所剩不多时,让尧尧自己吃掉剩余的食物,比如一小块米饭、几片菜叶等等,刚开始尧尧拿着小勺子边吃边“玩”,并且不停地用勺子在饭里瞎搅,时而也会拿着勺子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盘子里“舀”菜,还会学妈妈的样子给周围的人“夹”菜、“喂”饭。在“吃饭”的过程中,要么把饭菜洒到地上,要么掉落到衣服上,要么散落在餐桌上,此时尧尧便会把掉落在餐桌上的饭菜用手送到自己嘴里或者放到爸爸的嘴里。
这些表现,都使宝宝在吃的时候,锻炼了自己的主动意识,还满足了孩子欲望。我们看到孩子在吃东西时候、食物掉了、夹不起、舀多了的表现。虽然宝宝不能用成人的语言说出, 但是我们从孩子的无声语言----动作中足以观察出孩子的思维和反映。
宝宝语言发育在吃的过程中是一种综合性的学问,父母的良心用苦,宝宝是能感觉到的。在此,给大家几个锻炼宝宝双唇的口部操:
实操方法1:双唇前后运动。嘴巴微闭,上下嘴唇同时往前吐出,然后再往回收,嘴角微提,每天3次,每次21遍。
实操方法2:双唇左右运动。双唇轻轻闭合,同时往左,然后再往右,每天3次,每次21遍。
实操方法3:弹舌运动。舌尖抵住上齿龈(上牙齿背后的上面硬硬的那个菱角),然后使劲抵住,快速弹出,发出“dadada”的声音。随时都可以练习。
相信这些辅助的练习,对宝宝的口腔发育和口腔开度是有好处的,能为以后大声、清晰、流畅的表达打下很好的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