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庄子》4人世间(上)
(2020-01-29 11:51:58)
标签:
本心道德经佛学灵性文化 |
分类: 道德经 |
4、人间世(上)
【题解】
【原文】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解】
颜回拜见孔子,向老师请假。孔子说:“到哪里去呢?”颜回回答:“打算去卫国。”孔子说:“去卫国干什么呢?”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的国君,他正年轻,办事专断;对国家不负责任,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过度奴役百姓致死,死亡人数不可称数,就像大泽中的草芥一样,百姓流离失所。我曾听老师说:‘治理得好的国家可以离开它。治理得不好的国家却要去到那里,就好像医生门前病人多一样’。希望用我所学,传播给卫国,或许卫国可以逐步恢复元气吧!”
孔子说:“嘻!你若去到那里是会遇到危险的!治世之道不需要复杂,复杂了头绪多,头绪多会生干扰,干扰来了会烦心,烦心起了就失了道,就救不了了。古时得道的至人,先求自度,然后再来度人。你哪里有空直接去暴露别人的错误啊!“你懂不懂过份的道德,就不是道德了。德的过分来自于名利心,学问越高,意见越多,好胜心越强。名声是互相倾轧的结果,知识成了是争斗的工具。二者都像是凶器,不可以将它们推行于世。
【原文】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戳;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从前,夏桀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关龙逢,商纣王杀害了力谏的比干,他们的德性很好,又能惠及百姓,但是对下面好,就违背了上面的意思,命就没了。做好了一面,另一面没处理好。坚持一个名义,并不懂得人生。当年帝尧征伐丛枝和胥敖,夏禹攻打有扈,三国的土地变成废墟,人民死伤无数,这些都是为一个观念所蒙蔽的结果,你就没有听说过吗?一个名义及其后果,尧舜这样的圣人也不可能超越,何况是你呢?你既然有勇气去拯救人家,一定觉得自已有所成就了,那么把你的成就报告给我听听!”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讁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解】
颜回说:“如此,那我外圆内方,不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慢慢升华。直心是道场,心静了就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了就知道,众生不论身份地位都是平等的,皆为道所化生。要别人同意、不同意你的看法,说明你就没有真正的空净。象这样的水平明眼人就会认为你还很幼稚,这能叫天人合一吗?基本的分别心还没退掉。
外曲人,是随顺众生。手拿朝笏躬身下拜,这是做臣子的礼节,别人都这样去做,入乡随俗,我也这样做,人们也就不会责难了吧,这叫按人的规则办事。潜移默化地慢慢升华,效法古道而行。古人的说法虽然有效果,但是批评国君能行吗?古人的环境和今天的环境很不同。若真是古今一样,讲话直一点,但不能算毛病吧。以这种办法来为人臣之道,可不可以?孔子说:“唉,怎么可以呢?太多的律法并不周详。虽然,照着条文做也没罪过,这只是做到了没犯错而已,对实际的解决问题一点用也没有。就凭一些教条怎么能教化人呢,教化人要来自鲜活的心的力量。”
【原文】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38),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颜回说:“老师教我的方法,开始很不习惯,后来慢慢的耳朵可以向内,念头也没有了,呼吸也没有了,这算不算虚静了呢”孔子说:“你对‘心斋’的理解实在十分透彻。我再告诉你,若是有干扰来招惹,你能不被牵引,如如不动。外边的干扰一进来,心就动了,干扰消失了心才静下来。没有方法,不需要对治什么,身体就像一个空壳,真我不得已在空壳子里游戏,能够这样看清真我假我,修养功夫就差不多了。走在路上没有痕迹容易,但是一念就到了,连走的地都没有,那就难了。凡是人能炼的,人能做的都是容易的,刻苦练习就行了,但是人做不到的,神自动做的那才是难的。被人使唤还可以做假,被天使唤就做不了假。听说过有翅膀飞的,没听说过没翅膀飞的。听说过学习后而知的,没听过什么都没学一切都无知而知的。远观那个清净之地,自性的光明放出来,大吉大利,得了大定。如果没得定,坐下来就脑子跑火车叫坐驰。能够耳目内通,不用耳目,心能够知道天上人间,无所不知。到了这个境界,鬼神都来听命,何况世间的人。可以化生万物,是尧,舜、禹三代传行的法要,伏羲、几蘧等都得到了这个内圣而外王的道统,何况普通人呢。
【原文】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生!夫子其行可矣!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