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尹子《文始真经》今译10
(2019-01-05 09:08:11)
标签:
本心道德经佛学灵性文化 |
分类: 道德经 |
第七章
(原文)曰:有時者氣,彼非氣者,未嘗有晝夜。有方者形,彼非形者,未嘗有南北。何謂非氣?氣之所自生者如搖箑得風。彼未搖時,非風之氣;彼已搖時,即名為氣。何謂非形?形之所自生者,如鑽木得火。彼未鑽時,非火之形;彼已鑽時,即名為形。
翻译:有时数的,一切有形的,都是一气之运作。妙道真空不是气,在无形中,还没有天地日月,哪来的昼夜。有方位的,以形定之。妙道真空非形,在无形中还没有天地形位,哪来的东西南北。什么是非气?气所自生者叫非气,譬如人摇竹扇而得风凉,未摇竹扇时没有风气,已摇竹扇了叫风气。什么叫非形?形之自生者叫非形。譬如钻木取火,未钻时没有火之形,已经钻了叫火。未摇扇、未钻火比喻无极,已经摇扇、已经钻木,比喻太极。道生一,才叫一气,道未生一,叫非气。
第八章
(原文)曰:寒暑溫涼之變,如瓦石之類,置之火即熱,置之水即寒,呵之即溫,吸之即涼。特因外物有去有來,而彼瓦石實無去來。譬如水中之影,有去有來。所謂水者,實無去來。
翻译:寒暑溫涼的变化,比如瓦石之类的东西,放到火里即热,放到水里即寒。人以口呵瓦石,久之即温暖,如春木旺时,元气随木气而温和。人以口呵瓦石,久之即凉,如秋金旺时,元气随金气而清冻。瓦石本无寒暑温冻,因水浸火烧呵之吹之,而寒热温冻,有去有来,瓦石本无寒热温冻。水中之影,影有去来,水实无去来,水火金木之气有盛衰去来,元气实无去来,元气尚无寒暑温凉之去来,何况是道。道不属元气,元气不属时。
第九章
(原文)曰:衣搖空得風,氣呵物得水,水注水即鳴,石擊石即光。知此說者,風雨雷電皆可為之。蓋風雨雷電皆緣氣而生,而氣緣心生。猶如內想大火,久之覺熱,內想大水,久之覺寒。知此說者,天地之德皆可同之。
翻译:衣摇空如摇扇,虚空得风,人在东西上呵气得水,这就是风雨之象。以水灌注到水里的声响,以两石相击擦出的火光,就是雷电之象。能知此说的人,呼召风雨,立兴雷电,也不难。风雨雷电都是先天一气所化生,阳气下降,无阴气以承之,则化为风,阴气上升,无阳气以接之,则化为云,阴阳激搏,化为雷电,以此知风雨雷电因气而生。就像久想火感觉热,久想水感觉冷。妄想寒热,犹随心变,何况真心。人能知此譬喻之说者,呼召风雨,立致雷电,天地之德一元气,得道者可以指挥同类。道为阴阳之祖,德同天地之用。
第十章
(原文)曰:五雲之變,可以蔔當年之豐歉;八風之朝,可以蔔當時之吉凶。是知休咎災祥,一氣之運耳。渾人我,同天地,而彼私智認而己之。
翻译:青黄赤白黑五色云的变化,能知道一年的收成好坏。八风指八卦之方所起之风,朝者,从彼方起朝来之风,能预知当下的吉凶。吉凶祸福都是一气的起落,人我天地,都是一气之运行,一气在则生,一气尽则死。生死皆因妄识私智计之,妄识私智,不是本心本性,迷人认妄识私智为本性。私智非性,皆一气之运。
第十一章
(原文)曰:天地寓,萬物寓,我寓,道寓,苟離於寓,道亦不立。
天地寄托于太虚元气之内,万物寄托于天地间元气之内。我本无我,无我之我,寄托于道之元气而有其生。道本无名,圣人寄托于强名,以宣此道,所以说道寓。且离了强名之道,则无名可名,道之强名也不成立。体用是互溶的,离开了体,用也不存在,离开了用,体也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