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尹子《文始真经》今译7

(2019-01-02 09:12:46)
标签:

本心

道德经

佛学

灵性

文化

分类: 道德经

第十九章

原文曰:不知吾道無言無行,而即有言有行者求道,忽遇異物,橫執為道,殊不知捨源求流,無時得源,捨本就末,無時得本。

翻译

不知道我道无名无迹,迷人拘泥古人名言、灵迹求道。既有崇尚灵异之心,忽遇邪魔化为异人,谈天论地,说事说理,或逞神异变化,迷人横执以为了道圣人,拜师求道。殊不知,舍源逐流,没有到达源头的时候,舍本求末,没有得到根本的时候,学人勿逐名迹而求道。

第二十章

原文曰:習射習禦習琴習奕,終無一事可以一息得者,惟道無形無方,故可得之於一息。

翻译:练习弓箭的、练习驾车的、练习弹琴的、练习下棋的,都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以上四件事,没有一件是可以一息可得。道是真空,没有形象,没有方位,利根之人,当下顿悟真空,于一息之顷洞彻,道是最容易学的。

第二十一章

原文曰:兩人射相遇,則巧拙見;兩人奕相遇,則勝負見;兩人道相遇,則無可示。無可示者,無巧無拙,無勝無負。

翻译:两人因射箭相遇,射中了的被认为是工巧,没射中的被认为是鲁拙。两人因下棋相遇,赢了的人被认为是胜利,输了的人被认为是失败。两人因洞彻妙道相遇,无可示人。无可示人,则无工无拙无胜无负。

第二十二章

原文曰:吾道如海,有億萬金,投之不見;有億萬石,投之不見;有億萬汙穢,投之不見。能運小蝦小魚,能運大鯤大鯨。合眾水而受之,不為有餘;散眾水而分之,不為不足。

翻译:真空大道如大海,无限的包容,不论贵贱,不论清浊,不论黄金、碎石、污垢之物,投到水里就不见了,水善利万物。真空能冥众妙万行,窈然观之不见。大道能量海,能运小虾小鱼,也能运大馄大鲸,无论君子小人,大道平等普化。承受众水不嫌多,被众水分散也不嫌少。益之不盈,损之不亏。道无分别,无欠无余,无所不容。

二十三章

原文曰:吾道如處暗。夫處明者不見暗中一物,而處暗者能見明中區事。

翻译:道是真空,窈窈冥冥,阴阳莫测,鬼神难窥。处在明处的人看不见暗中的一个东西,处在暗中的可以看到明处最细微的东西。真空之道如空谷传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万物不能逃其法眼。惟道惟微,真我的智慧开了,何止是千手千眼,无所不见。

第二十四章

原文曰:小人之權歸於惡,君子之權歸於善,聖人之權歸於無所得。惟無所得,所以為道。

翻译:小人愚痴,所用归于恶。君子明理,所用归于善。圣人之用,平等普利,上德不德,应变无方,超种种相,一无所得。道不属善恶,迥超诸有。

第二十五章

原文曰:吾道如劍,以刃割物即利,以手握刃即傷。

翻译:以剑喻道,道冥万物,普利无穷,用道这把剑对待万物,万物都受益。执持染着,昧性迷道,就像手握刀剑必伤手。道普利无穷,迷执者自伤。

第二十六章

原文曰:籩不問豆,豆不答籩,瓦不問石,石不答瓦,道亦不失。問歟答歟,一氣往來,道何在。

翻译籩,竹制盛枣栗的器皿,豆,木制的贡品的器皿。籩和豆这两种器皿不会问答,就像石头和瓦不会问答,道无处不在,不问不答,无知之处是真知。问和答都是先天一气的起落,道本无问无答,不问不答则心不生,心不生,则一气不往不来,一气不往不来,则心无生灭,心无生灭即契合妙道。已经萌生了问答之心,心气心气,心一动气就动,一问一答,是一气往来,一气往来不是道,道无所不在,问答离道。

第二十七章

原文曰:仰道者跂,如道者駸,皆知道之事,不知道之道。是以聖人不望道而歉,不恃道而豐,不借道於聖,不賈道於愚。

        翻译:仰慕圣人之道,羡慕不已,趋之若鹜,皆因只知道之事,道之用,虽用迷体,不知道之体。道源不远,但向己求,莫从他觅,向他人觅,得也不真。真空妙道,本自俱足,无欠无余,圣人不会在没得道时,觉得有亏欠,在已经得道时,觉得多余。不用借道于圣人,也不用借道于愚人。道人人俱足,不需要借,不需要取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