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圣人论初心2
(2017-10-13 22:51:42)
标签:
本心道德经灵性文化娱乐 |
分类: 道德经 |
佛家阐述初心是相当深刻的,那是千万年的广角镜,最大限度地整体看待生命。最著名的轮回说,认为轮回是生命的最大缺陷,众生被自己所造的业力牵制,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就象车轮转动不停,称为“轮回”(Samsāra)。《薄伽梵歌》将众生的生死轮回则比喻为一个人抛弃旧衣服,又换上新衣。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这是生命的根本缺憾,如实认识生命,掌握超出生死轮回之道,自觉进行生命的变革进化,变生死流转不圆满生命形态为永恒幸福、绝对自由的圆满生命,是人应有的奋斗目标和生命进化的终极归宿。
造成轮回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忘记了初心,佛家把人的心分为九个层次,六根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还有第七分别识(末那)意根,第八藏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是无常、生灭、变化的,《奥义书》和《薄伽梵歌》把前七识叫自我,是轮回的根源。人们不知道自身有个不生不灭的,和宇宙理性——大梵(Bhrahman)一体的真我,是可以超越生死轮回的,因为被物欲所蒙蔽,见不到初心,才轮回不止。第八意识阿赖耶识是含藏万法的种子,生起宇宙万法的本源,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第九清净识(阿摩罗识)是本来面目,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第九识就是初心,人能调制自心,认识自我,拥有初心,便可永断生死轮回,超出三道四生,进入解脱、极乐的永恒境界,这种境界被称为涅槃(Nirvāna)。解脱是超越了常人低层次的匮乏性需求的最高层的自我实现,是生命的圆满变革。
佛家对于初心的描述叫法身,人人都有两个身,一个肉身,一个法身,法身指与真理相契合的智慧心。《涅槃经》称为“大我”、“真我”、“佛性我”。真心本不生灭、本来清净、本来明觉,具足一切超自然的不思议的无碍妙用、清净功德,然此心离一切相,超绝一切言思心行,非语言所能诠表,非由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渠道所能体认,非众生经验中物,只有离却众生的生灭妄念、我法二执,才能亲自体验。此心本来不生不灭,即是涅槃,圆证此心即名为佛。
既然是初心,智慧心,为什么要叫身呢?因为这颗初心是要身心合一,才能修出来的。人体的后天阴气转化为先天的纯阳,先天的脉窍都打通了,身心就会合一,身也是心,心也能显化为身的象。当然是神的眼睛,天眼看到的,而不是凡夫的肉眼所见。佛家把身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粗身粗心。第二层细身细心。细身,指气、脉、明点;细心,指与本能性心理活动。第三层最细身心,为最极微细的身心本原。最细心,指未经无明烦恼遮蔽污染的“本来心”、“心光明”;最细身,又名最细风、本来气,是一种最极微细、不可言说的略当于某种能或场一类的实体。三层身心中,以第二层细身心,与生死轮回的关系最为密切。细身的气、脉、明点,为生命能量之本,在内层起着维持粗身生理机制正常工作的作用。因为凡夫一生都是识神主宰的,死后再生,生前的识神所造的业,由宿业决定,气脉阻滞壅塞;通行智慧气的中脉扁缩不通,只有左右二脉等通行后天业气,使人的生命形态落入后天的分段生死。第三层的最细身心,是每个细胞都返本还元了,都是阴阳混一的先天一炁,每个细胞都变成了初心的能量状态,来人是个负能量,一身的病,还给人看病说事,一接触右侧下肢一股寒凉,撒不了谎的,是个鬼附体。如果是正能量,老君、吕祖、丘处机祖师,一提就左臂起火,身体变成了接收器。
对于初心的描述,佛家叫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德,谓佛由心与宇宙万有的终极本性契合无间,生命升华,以真如、实相为身,名曰“法身”(Dharmakaya),又称“自性身”。此身以万有实性为本,离相绝言,不生不灭,超越时空,有如虚空,而具足无量功德,能现一切形相。法身所住,名“常寂光”,即常恒不变、不生不灭的智慧光明,类似于道家一得永得的金丹,大乘经说三世十方诸佛,皆同一法身,共以一真如理性为体。
从法身出生报身、应化身等。报身,亦称“受用身”,是佛历劫修行积集的福慧所感召的果报身,此身多为天冠、天衣、相貌圆满,极为高大,非二乘、凡夫心眼所能睹。从报身应所度众生的机缘,出生许多化身,亦称“变化身”,分两类:一为佛身,亦称“应身”,如生于人间的释迦牟尼,即毗卢遮那佛的百亿化身之一。二为随类化身,随缘而现,无有一定。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是佛家对初心的描述。般若德,指超人的智慧。四智是大乘所说由人的四层心识所转:一、妙观察智,为第六意识智所转,是一种善于观察、善于解惑的奇妙智慧;二、平等性智,为第七末那识所转,直觉宇宙万有、一切众生体性平等的智慧;三、大圆镜智,为第八阿赖耶识所转,心如大圆镜,于中显现宇宙万象、庄严净土等,无所不现而无所执着的智慧;四、成所作智,能于十方世界随缘变现,神通自在,随意成办济世度人事业的智慧。获得了超人的大智慧,还要无住,所谓无住,是虽入涅槃,却不住涅槃,不断从无住真心起用,自然的发挥所证无碍自在的功用,度化、利乐众生;法身无为无不为,道法自然,一切都是天意而非人为,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是名无住。所谓无住涅槃,是一个以清净无染的心精进不息地利乐众生的无穷无尽的活动过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