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圣人25
(2015-11-01 07:13:15)
标签:
健康本心道德经灵性文化 |
分类: 道德经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浑然一体而成,灵明随炁而结,空洞之中,混成有质,叫有物浑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她用精气养育着万物,可以算作万物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她大而无外,不可见却无处不在。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布炁天地无所不通。无处不周流叫逝,天上地下,无所不流行叫远。天地万物,无不本于道而生,无不归于道而化叫反。生无不本于道,化无不归于道叫道大。
道大包罗天地,天大无所不函,地大无所不载,人虽小却是宇宙的缩影,人性既是天地之性,道性。人效法地的宁静,地以天为法则,涵盖万物而不为己有,天以道为法则,天依道而动,清静无为化育万物。道以自然为法则,道性自然,万物自然,所以自然最尊贵。道出于自然,人能自然,如地之静,所以常存,叫人法地;地得天之雨露下降,生化之机,地固因而常存,叫地法天;天禀清虚之气,凝虚于上,无为合道,叫天法道;道本于虚无,常含湛寂之体,听无为之生化,叫道法自然;自然之中,有物混成,感先天地而生,凝寂寥而化,随自然之机,混成之道,叫自然。
道是个虚无,但通过万事万物显化道之用。万物的循环往复,都是道生的一炁所化生,阴阳之精气和合演化而生,所以说道是天地之始,又是万物之母。人的自然本性就是道性的体现,所以明心见性,把虚无的本性养成一个实在的能量体,自然无为是得道的唯一途径。因为人的本性就是道性的体现,人的本性是天然完美的,只是后天的人心、习性的遮盖,使人这个自然体被扭曲,失去鲜活的水分与活力。修道只是在方寸之间,只是一念的觉醒,不断擦镜子,去贪心,改习性,让本心本性的圆满之光显露出来。本性之光显露的过程,人体会有能量的验证。本性是体,能量是用。不明本性就想要道之用,那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