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家6——识元精

(2009-02-11 15:21:38)
标签:

道德经

文化

分类: 智慧

道家认为,先天性命才是人的真性命。我们知道的生理的生命,只是改造的基础和超越的起点。历代祖师无不因金丹证道、成道。“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邱处机《大丹直指》)人体内的天地,天就是指性体元神,地就是命体元精。

回家6——识元精

《元精》老子《德道经》第六十五章从道“道之物。唯望惟忽”慧观内视,其中有精,其中有象。

一、元精是什么?

老子《德道经》第十八章含德“未知牝牡之会而朘作,精之至也。”精炁充足导致婴儿的生殖器自然勃起,完全不知道男女之事。这就是先天元精出现的状态,也是北京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个“和”字的内涵,人能反身求取自己之阳精凝结成宝,则与天地同寿。陈图南说:“留得阳精,神仙现成。” 先天元精就是真命。气中氤氲而不息者,乃是真命也。氤氲指的是没有性欲自然出现的快感状态。我在先前的博文中说过奥运会动用了代表民族的大智慧,开幕式、闭幕式的国宴桌子9方、5圆,9是乾卦,是天,纯阳,能量最足,5是五行,圆是地。开幕式上的“和”字则是神秘的长生之本,天地人和,确实是高人指点的。

老子在同一章还说:“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和”就是真命,知道真命才能说是个明白人。元精产生有火候的,男人勃起过硬了跑出来就是浊精了,先天转化成了后天,这就是不道,不道就早死。《宝颜堂秘籍·听客斋客问》说:男女交媾,精从泥丸顺脊而下,行至膀胱外肾施泄,成为渣滓,也就是交感之精,既交感精来源于脑垂体的作用。元精朽败导致人的衰老,增益则可使人延年,它是人精神旺盛、具有青春活力的基础。

人体自然的氤氲状态就是“和”,老子整个生命哲学的倾向守柔、处下、不争,守母都是在教我们如何获得先天一炁。“守柔曰强”,动作越柔云雾一样的氤氲之炁越强,先天一炁得的越多。大处下,小处上,也就是阴在上,阳在下。地天泰卦,在阴历一月立春,天地交媾,阴气向下,阳气向上。如果生命真正达到了保和、太和的地步,就是水火既济卦了,后天返先天的标准就达到了。虽然药愈产愈多,阳和之气与日俱增,但淫欲之念却日日递减,直至欲念全消、全无。此乃抱阳负阴,水火既济。

精满不思淫,此精指的是元精。无欲无念的先天元神当家时,人的意识在大脑的核心里面,性欲与后天意识在大脑表皮。动情时也是丧命宝时,淫损元精所以是伐命釜。但天地造化,没有阴阳又没有生气,这就靠定力,靠元神无为运作。既突破物质层面,在俗事中能守一,证悟空性。房中术的乐在后天识神的层面,只是宣淫,和道没有关系。即使固精,元精已经和元气分离,已经从先天元精变为后天浊精,固住了也损害了元精真命了。这才是刀锋上跳舞,对俗人的识神来说太难了,只有元神才可以驾驭。

二、元精现象

阳精日日发生,但世人不知翕聚,以至散而为周身之气。修真者以法追摄,聚而结一黍之珠。老子《德道经》第二十二章长生“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蚤服,蚤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老子让我们吝啬的就是真命元精,早晨起来憋尿的时候,是元精自然发动的时候,不要糊涂地马上跑厕所把元精白白流失掉。女人月经前后两天半,是元精自然发动期,所以女人修道3年,男人要10年时间,就是因为男人的元精采集比女人难。女人离道比男人近,女人是感受性的,感受是元神的思维方式之一,男人喜欢用大脑是理性逻辑的,后天意识重。

回家6——识元精

胎息

在胎息中产生的元精最清纯。一缕真炁上下在腹内中脉区间内,上不过横膈顶端,下不过前列腺上界。口鼻后天呼吸完全停止或极其微弱。真息一旦产生,内药即会相继出现,下玄关必然打开,元精先天真一之炁自然上升与此真息相接,继而连成一线,往来于“天地”之间。此真息乃证命功之宝,乃内天机所在。此乃真人之息、真天地、真玄牝、真橐龠。内丹学叫内药,内药清纯,乃先天一点真阳,此先天至精,与虚无祖炁、先天真息、不坏元神共存于一个空间。得之则超凡入圣,可以证道出有入无,与天地日月同辉。

真息是元精之母,真息存则药物自生。存想心肾间有一个“吹火筒”, 随着一次深、长、细、缓、慢、均的逆腹式吸气,一吸则炁顺筒而降至海底水中点火,一呼火焰自生而旺。炉中火经此反复吹嘘,一往一来,一开一合,以后天催动先天。此吹嘘之气,虽然是后天之呼吸,但可以引动先天之炁机。共行持24次呼吸。每次呼吸最少应在半分钟以上,一分钟一次最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