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好人演坏人缘何更坏

分类: 世相漫话 |
王兆贵
看过《狂飙》和《孤注一掷》后,感觉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王传君饰演的陆秉坤简直坏透了。难怪有网友建议查一查这个人,不像是演的。照此推论,张颂文和王传君岂不是在演自己吗?熟悉这两位演员的同行却告诉我们,张颂文和王传君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大名鼎鼎的好人。网友的调侃,看似怀疑反派演员的本色,其实是赞叹他们表演得太逼真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好人演坏人会更坏呢?据我分析,其中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是演技层面。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演员演员,靠的就是演,演而优则红。旧时代戏台上有一副楹联: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这副楹联,把演技的精妙之处说到家了。
二是经历层面。任何一名演员,都曾经是生活中人。老戏骨自然是阅人无数,新生代即便没遭遇过大风大浪,人世间的种种面孔也是见识过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或是听说过坏人欺诈好人的传闻,或是亲睹过坏人霸凌好人的场面,或是本身就曾吃过坏人的苦头。这些经历和感受,就为他们饰演反派角色,提供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底本,因而很容易入戏。
三是心理层面。在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中,乔四美经历了一番情感波折后,不无感慨地说:“好人好起来都一个样子,坏人坏起来千奇百怪”。事实上,不论在屏幕上还是现世中,很难用好人、坏人去贴标签。且不说“罗刹国里常颠倒”,也不谈《镜花缘》里双面人,因为那都是虚拟的文化意象。在我们的生活圈子里,有些所谓的好人,也有学坏的曾经、黑化的可能。弗洛伊德说过,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从这个意义说,好人演坏人更坏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任何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养、学校的栽培、社会的规范、法纪的约束、道德的熏陶。这一切都会让人心智向善,但也不能保证潜意识里没有人性之恶。好人演坏人时,只要把心中的魔鬼放出来,就能把反派角色的人设刻画入微了。(文/王兆贵)
前一篇:前线客户端:“碎片化阅读”反思
后一篇:衡阳日报:文化快餐热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