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这段讽谏轶事可信

标签:
资治通鉴唐高宗刘仁轨裴匪舒卖马粪 |
分类: 转载收录 |
王兆贵
据《资治通鉴》记载,掌管百工事务的少府监裴匪舒,善于经营牟利。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裴匪舒上奏说,若将御苑中的马粪卖掉,每年可得钱二十万缗。皇上问宰相刘仁轨可否,刘仁轨回道,获利倒也丰厚,但恐后代提起你李家卖马粪来,于名声上不大好听。皇上听刘仁轨这么一说,这件事就此叫停。
那么,修史严谨的司马光为何要从《朝野佥载》中选取这段轶事写入《资治通鉴》呢?《朝野佥载》是唐人张鷟撰写的关于隋唐两代轶闻的笔记文,因属时人记时事,所载内容多为第一手资料,因此颇有参考价值,为《资治通鉴》《太平御览》等史书、类书以及后世治唐史者广为引用。应该说,这段轶事是可信的。
在唐代官制中,少府监列“九寺、五监”之一,秩级从三品。裴匪舒新官上任,急于出政绩。在卖马粪的提案被否决这件事之后,司马光又接连记述了他建造镜殿的事。所谓镜殿,就是四壁镶嵌镜子的宫殿。裴匪舒建造的镜殿落成后,唐高宗与刘仁轨一起去参观。刘仁轨见状一惊,遂快步退了出来。皇上问他缘何慌张,刘仁轨回答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君王。刚才我见宫殿四壁有数位天子形象,还有比这更不吉利的事吗?皇上闻言,就下令将镜子剔去。
司马光将这两件事摆在一起,应该说是有用心的。据我分析,至少能说明三个问题:一是裴匪舒这个少府监经常出馊主意;二是刘仁轨这个宰相善于讽谏;三是李治这个皇上信任刘仁轨并从善如流。
附注:本文原载《学习时报》2016年12月12日中外历史版,《北京日报》2017年3月27日理论周刊/月末/文史版摘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