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公报发表:笑点是个什么点

(2015-05-12 08:32:54)
标签:

林语堂

逗乐

语丝体

鲁迅

笑林

分类: 文苑漫笔

笑点是个什么点

 

  读过安徽文艺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的刘齐《愚蠢指数》的人,有说好笑的,有说够味的。看起来,这两种说法没什么差别,其实不然。纵览古今中外的笑话书刊,你会发现,搞笑和幽默不是一回事。简言之,搞笑仅仅是有趣,而幽默既要有趣还要有味。当然,这里的有味,不是什么深奥的大道理,而是耐咀嚼、可回味的世道人心。
  对于逗乐的行为或好玩的事物,除了《滑稽列传》外,我们的先人还留下了诸如《雅谑》、《谐语》、《笑林》、《五杂俎》、《启颜录》、《绝倒录》、《广笑府》、《笑得好》、《艾子后语》、《古今谭概》等很多专辑,创造出来的词汇也很丰富。撇开成语不谈,仅两个字的词组就有滑稽、风趣、俏皮、调侃、揶揄、诙谐、戏谑、解颐、莞尔、捧腹、喷饭等等。在我国历史上,虽然也曾出现过幽默一词,但其原意是静默,与近代从西方引进的Humor不是一回事。广义上,幽默通常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事物,狭义上则是指“含蓄而充满机智的”言辞和行为。例如,马克·吐温的作品不乏搞笑话语,但其文字多属严肃幽默;卓别林的表演不乏逗乐举止,但其内涵多具幽默讽刺。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林语堂先生就与鲁迅先生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斗争,从中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雅、言辞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林语堂先生是近代第一个以《论幽默》著称的人,因此也被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认为,幽默不是圆滑,“不是物理作用,而是化学反应”,最上乘的幽默表达的是“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他进一步解释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这说明,幽默与搞笑不是一回事。尽管这两者都有笑点,都有趣,味道却不大相同。搞笑的有趣比较通俗,幽默的有趣相对高雅;搞笑的有趣比较直接,幽默的有趣比较婉转;搞笑的有趣生动浅显,幽默的有趣意味深长;搞笑的有趣溢于言表,幽默的有趣不动声色;搞笑的有趣在于开心,幽默的有趣在于会心;搞笑的有趣笑柄昭彰,幽默的有趣机锋暗藏;搞笑的有趣就像胳肢腋窝,幽默的有趣好比心灵按摩;搞笑的有趣如饮冰啤之爽快,幽默的有趣似品佳酿之隽永;搞笑的有趣是口香糖越嚼越淡,幽默的有趣是橄榄果越嚼越浓;搞笑的有趣如爆米花即时便可炸响,幽默的有趣好比开心果剥开才知其味;搞笑容易失之油滑,一般适合于非正规场合;幽默非常讲究优雅,适合于任何场合。不论是在风云变幻的外交领域,还是在同谋共事的职场天地,不论在大庭广众的集会上,还是在初次相识的人群中,都可以发挥你的幽默天赋。
  更重要的区别是,幽默这玩意儿不是卖笑逗乐,不是小丑艺术,更不是无厘头。现实生活中的幽默与舞台上、演讲中的幽默不同,也与文化活动中事先准备好的笑料不一样,没有预谋,没有草稿,而是在语言的交流与碰撞中发生的,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流淌而出,很少有雕琢与牵强。在即兴交流中,真正的幽默高手,不刻意编造,不故作高深,不作秀模仿,而是察言观色,心神敏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见招拆招,妙语天成。
  我这样说,似乎讲清楚了,其实也没说透。因为能说出来的感悟总是不到位的。就如同佛门禅语,真趣在于会心,得你自己去体味,去开悟。

大公报发表:笑点是个什么点

 

  附注:本文发表在香港《大公报》2015年5月12日大公园副刊,署名贝一中,责任编辑孙嘉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