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晨刊发表:麦香时节

标签:
小麦成熟气味田间地头土地 |
分类: 记忆刷新 |
那年夏天,我即将离开那片上万亩土地的大农场,到上级机关工作。临行前的告别晚宴结束后,一时难以入睡,就趁着清朗如水的月光,信步向场部西边的那条小径走去。这条小路通向田间,左侧是长满杂草的水渠,虽然不够宽敞,但却笔直悠长,静谧闲适,是我们晚饭后散步的好去处。
当下正值小麦灌浆期。路旁的这片麦地白天刚刚浇过水,齐及腰间的麦苗显得格外精神。偶有阵风吹来,它们轻轻地摇摆着身躯婆娑起舞,齐刷刷的麦芒影影绰绰,让洒下来的月光不再那么虚幻。隐约间,会有甘洌青涩的麦香袭来,隐含着水汽,混合着泥腥,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清爽,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用力地吸了吸鼻孔。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动物和不同的植物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也不同,麦香不过是小麦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罢了。小麦从播种到成熟要经过半年时间,在如此漫长的生长期内,小麦向下汲取水分和营养,向上吸收空气和阳光,使自己发育得更加丰满,气味也更加浓郁。许多人都认为,麦香是小麦成熟后、粉碎后甚至是做出面食后发出来的,其实,自扬花那天起,小麦就开始散发出它那原始的清香,乃至孕穗、灌浆、鼓粒,都会有青涩的香气弥散在田间。农场的一位老技术员告诉我,最令人心醉的麦香不在小麦完全成熟后,而是在扬花、孕穗到灌浆、鼓粒这一阶段。如果说成熟后的麦香蕴含着阳光的味道,那么成熟前的麦香则漫溢着绿地的味道。这样的感悟,只有经常蹲在田间地头观察小麦成长的人,只有年复一年与小麦亲密接触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
记得少小离家刚到农场那阵子,一天忙碌下来,很容易被想家的心绪所笼罩。那滋味就像单相思,丢魂落魄、没抓没捞的特烦人。说它淡吧,又魂绕梦牵地刻骨铭心;说它浓吧,却恍恍惚惚的无迹可寻,真正是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在集体生活的氛围里,这种事不便对人说,也说不出口,如果憋得难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个人来到田间地头,闻一闻土地和庄稼的味道。
由于家乡地处北方平原,玉米和小麦是一年两茬的主要作物。在温饱不逮的岁月里,小麦作为细粮,在乡亲们的眼中比较金贵,因而对小麦的感情颇深。嗅着阵阵浸润着绿意的麦香,心里感到特别亲切,特别踏实,心绪很快安宁下来。在农村长大的人,对土地和庄稼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尽管年少时不以为然,且屡屡生发出叛逆心理,真正飞离那片土地后,这颗心又安不下来了,而且年龄越大,眷恋弥深。
附注:本文发表在《皖南晨刊》2015年5月12日百味人生,责任编辑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