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好报发表:麦黄时节桑椹熟

标签:
桑椹桑树赤眉军桑果老太太 |
分类: 记忆刷新 |
周末上街,发现有绛紫色的桑椹在水果摊上出售,这让我想起了故乡的桑椹。
农家种植的桑树,分为用来养蚕的叶桑和可供采食的果桑。在乡间里野,果桑一般植于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小院子里。我出生的那个村子里,栽桑椹树的人家并不是很多。记得村西头有一寡居的老太,她家的后院有一棵树龄很老的大桑树。每逢桑椹成熟季节,常常会有成群的鸟儿盘旋在周围,叽叽喳喳的飞来飞去,试图啄食成熟的桑椹。这时,那位老太太就会出现在树下,不停地用嘘声恫吓驱赶。老太太缠足且驼背,又上了年纪,腿脚不大灵便,能赶得走受惊的鸟儿,但却无法对付馋嘴的顽童。
那时,常有胆大的孩子结伴,趁着老太太午休打盹,一个踩着一个的肩膀,偷偷爬上她家的院墙,再攀援到桑树的桠杈上,稳稳地坐牢靠了,像小猴子似的采摘吞食起美味的桑椹来,并不时扔一些给树下望风的伙伴分享。直到吃得口涎四溅、嘴脸染紫方才罢休。当然也有被发觉的时候,但这位老人家吃斋念佛,心地善良,即使听到动静,也不大声嘘喝,生怕孩子受到惊吓,慌忙间落地摔伤。她先在屋内轻咳一声,给孩子留够逃脱的时间。待孩子翻下院墙,准备溜走的当儿,再假声假气地骂几声。
桑椹虽是木本,但果实由颗粒聚合而成,外形呈穗状,看起来像浆果,所以也被称作桑葚。刚挂果时的桑椹,颜色绿莹莹的,像翡翠;慢慢地变得黄澄澄的,像琥珀;过不了多久又变得红彤彤的,如同绛珠一般;待到红得发紫时,就要抓紧采食了,否则很快就会落败。成熟期的桑椹,胖嘟嘟,亮晶晶,令人馋涎欲滴。放一颗嘴里,唇齿间顿生津液,酸甜爽口,清凉润喉。桑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胡萝卜素及钙、磷、铁、铜、锌等微量元素,营养是葡萄的4倍、苹果的5~6倍。关于桑椹的功效和食用方法,本草类古籍中均有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是中国皇室御用补品,也被视为“民间圣果”。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果中的功能性成分如芦丁、花青素、白黎芦醇等,具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等作用。
关于桑椹,在我国古代还有一则“拾椹异器”的掌故。汉朝汝南人蔡顺,少年丧父,待母亲特别孝顺。时逢战乱灾荒,柴米昂贵。一天,蔡顺到野外采拾桑椹时遇到了赤眉军,问他为何把红桑椹和黑桑椹分装在两个篮子里。蔡顺回答,已熟的黑桑椹留给俺娘吃,未熟的红桑椹自己吃。赤眉军敬重他孝心可嘉,送他一头牛和三斗米带回去供奉母亲。
中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具体到某个地域,同一个节令的物候特征是不一样的。譬如说这桑椹,其成熟期于天南地北恐怕要差个把月。若以同一地域的物种为参照,说“麦子黄时桑椹熟”,就容易把握了。欧阳修诗云:“黄鹂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风凉”。眼下桑椹已经成熟,没有条件下乡,在城市的果品摊上买上一盒桑椹,照样可以一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