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体育评论 |
一个金牌业务员的覆灭
文 费里尼
央视金牌业务员黄健翔同志,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像男人一样奋斗过的CCTV。舆论哗然,扼腕之声不绝于耳。黄健翔选择离开央视,可谓“三败俱伤”:黄本人失去了最大的平台,观众在最大的平台上失去了黄健翔,而央视可能因为前边的两大“失去”最终失去一部分广告。
说“扼腕”,其实只是一个单向舆论的声音――央视的领导不作声(他不会告诉你心里的真实想法),其余不搭界的在瞎鼓噪。黄健翔作为一个业务员,在央视这个超级公司里边,的确够“金牌”;他时尚、张扬的个性,更是能够迎合当今受众的需要,故而,他红了,红得有理――这都是站在观众一方看出去得到的,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黄健翔的老板,会怎样看这个人?
首先是体制。体制是照顾绝大多数人设立的,不是为某个人度身订制。举例说明,如果我们的考试制度没有顾及大多数资质平平的考生,而是为极小部分天才少年设立,那这个制度一定是个变态的制度。如果我是黄健翔的老板,我首先考虑的是他的个性与体制的契合。体制不是铁板一块,自有其松动、弹性的一面,但当手下的雇员企图挑战这种弹性的极限时,我想任何老板都不会无动于衷。
老板思想激烈斗争无非在权衡:是为了一时的利润,容忍甚至修正制度以便让这个雇员的举止看上去符合现行规矩(此举风险极大,很容易造成权威的崩塌),还是顾及大多数雇员(他们对身边这个金牌腹诽已久)的情绪,痛下杀手?
其次,是对该雇员个性的考量。该雇员个性桀傲,不怕,只要听得进招呼,在体制许可之内,桀傲属于先进生产力。怕的是,恃才傲物,而且在公司外边人的撺掇下,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进而严重影响团队战斗力。
黄健翔辞职的个案,其实上的不应该视体育版面,而是职场人才版。该案例生动揭示了一个优秀雇员怎样由于无法克服的性格缺陷,最终被老板扫地出门的职场悲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职员,即便曾经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即便他服务过的客户对他交口称赞,但是一旦他性格上的弱点已经壮大到足以影响整个公司团队的和谐,他依然得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