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提升融资管理水平的三点建议
(2015-09-28 18:05:52)
标签:
白万纲财经集团战略 |
分类: 集团战略 |
融资管理,如果是单体公司里面,这个融资管理其实比较简单,就整个企业里面,需要哪些资金,然后这些资金怎么去获取,围绕这些资金的获取,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有些是要跟银行打交道,有些是跟供应商,经销商打交道。有些要求企业里面,该大修的推迟一下,该购置设备的,再艰苦奋斗一下。整个保证公司里面的资金是够用的。因为它基本上还是单向的,我们说简单一点,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还是比较好筹划的。到集团里面了以后,就变成一个了多元多次方程,既要考虑各个子公司不同时点,不同经营状况下的资金的使用,配合各个子公司资金的使用,要把资金拿过来,使得各个子公司不至于涸泽而渔,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使得整个公司融资成本最小化,为融资背上的包袱最小。这个统筹就变得相对复杂。
一、长期地进行融资或然性建设
所谓的多元多次方程,根本上来说一个融资管理,就是集团公司对未来的一个判断,和集团公司的做人的高度。这点上面,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上海的某一个综合性集团,在2002年2003年,房地产市场,做得最火红的时候,连傻子进去,都能赚到钱的时候,居然拿出很多项目给摩根士坦利,给高盛,给鼎辉,给它们拿出一些项目的股份,让它们也来赚一把钱,因为傻子都能赚到钱,银行追着你给你(给)钱,所以理论上拿出部分,这个项目的股权让外资公司进来,让这些投行进来,让私募基金进来,这里面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大家都看到,其实这个手段简直就是白送给别人钱,所以很多上海公司,都在嘲笑这个公司傻乎乎的。但是等到,回头银根一紧缩的时候,很多企业骤然间脊背发凉。发现公司的持续成长不可违,而很多公司因为受到,2002-2003(年),这么一个非常好的气氛的鼓舞,拼命地拿地,很多资源都扩张出去了,突然银根一紧缩,整个公司就资金链断链倒也罢了,甚至有可能整个公司破产,但是惟有这家上海公司,因为在它最全盛的时候,就交了朋友就为了人,所以在它面临全国性的,银根紧缩的时候,它居然长袖善舞。很多大的机构愿意把钱给它,因为这样一些大的机构就是,看到中央银根紧缩的时候,正好是它们入市,去赚这笔钱的时候,它们觉得这里它们也可以来一把,但是当它们决定在这里来一把的时候,发现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是黑的看不清楚,惟有这家上海公司,因为之前跟它们合作过,所以它们公司基本的风格,财务相对是透明的。所以它们敢于把钱给这家公司,包括它们怂恿这家公司,作为一家平台,由上海这家公司去找好的项目,利用上海这家公司的判断能力、行业认识,去为它们寻找更好的下家。而上海这家公司,在这样一个角色过程当中两面占尽了便宜,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到今天为止,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当中,都属于佼佼者,那么这样一个融资管理,才是我们所谓的集团层面所应该进行的融资管理,不是很小气地在某一时、某一点上面去获取利润最大化。第一点,围绕着集团可能,未来面临的行业环境,交朋友打通融资渠道,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行为被人理解,尽可能地为未来可能的融资,埋下一个可能的通道。
在这点上面,浙江高速的,沪杭甬高速的老总耿小平,认识非常深刻。耿总每年至少会进行三次的,对投资者的路演,它未必会融资,但是一定会路演,至少他们公司上市以来,持续的路演就没有停止过。所以有很多人觉得这个人傻乎乎的,有事没事把自己搞得这么忙,老是去和机构路演干什么。但是耿小平的认识非常深刻的是,没错平常我很忙,但是等到我增发的时候我需要一笔钱,要从资本市场往回拿的时候,这时候就非常容易,因为机构平常都对沪杭甬高速的,财务状况非常了解,包括对这种开放的,透明的态度非常欢迎。所以等到他们公司,一开始需要资金,需要增发的时候,需要发债的时候,机构跳出来首先高调地认可,高调地进行支持。反过来说沪杭甬高速,因此在发展资金上面,从来没有缺少过,不仅把沪杭甬做得非常好,而且进一步地在很多浙江,包括全国范围里面的,基础建设里面,作为持股者投资,分享整个中国基础建设,拉动带来的综合效益。
那么这两个案例里面,我们很容易地看出,一些集团层面进行融资统一管理的一些端弊,首先是整个集团来规划未来的融资环境尽可能多渠道融资,不仅是银行资本市场,包括私募机构,长期地进行融资或然性建设,就是你未必一定要去融资,但是你至少要做到,如果你想融资的话,能从他们手上融到。所谓的融资或然性建设,是根本中的根本,这是第一点。
二、做好融资的整体规划
第二点对整个集团来讲,发展过程当中肯定会需要大笔的资金,尤其是发展过程当中。这种风险性资金的获取,以及机遇性资金的风险性资金的渴求,和机遇性资金的渴求。所谓风险性资金的渴求,就是某个政策一变,市场一变,突然你需要资金了,突然你的资金链断掉了。怎么办?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机遇性,就有个很大的机遇,摆在你的眼前,如果你能迅速地把资金拿到,这个机遇就能被你吃下来,但如果拿不到,对不起这个机遇,恐怕就会离你而去。你的整个发展当中,在产业上XX这么多年(核实),好不容易获得的一次翻身做主人的机会,就眼睁睁地丢失了,那么这对你是一个一身当中最大的考验。就全球所有的集团来讲,很少有做产业,线性发展到企业帝国,非常非常少。基本上都是平平稳稳地,慢慢地增长,然后突然之间,有一个大的一个跳动,到波峰上面,然后在波峰上面平台的,往前顺滑一段时间,又跳到一个波峰上面,都是这样,这种波浪型的成长。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发展路径,而这个路径背后,就是对这种机遇性,资金渴求的满足,无论是风险性资金渴求的满足,还是机遇性资金渴求的满足,都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要求融资的数量大,融资公关的周期短,以及融资时点,控制得非常好,能够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在一个计划期内,能够把这笔钱拿到。也因此未酬绸缪,整体规划是第二个特点。
三、时刻对外表达出非常好的盈利性和成长性
第三个特点,整个公司无论如何时刻要对外表达出一个非常好的盈利性和成长性,使得机构使得外界,对你持续地有信心,不管你是用产业包装的手法,还是用其它的手法,一句话,持续成长性的表达是你能够最终说服别人,能够说服别人内心决策阴影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那么很多企业就知道了融资不仅仅是融资本身,(融资有)。正所谓功夫在室外,在外部要做很多文章,内部要。做很多文章,在为人处事上面,要(很)做文章,这才能完成一个融资管理原则。
好总的来讲,关于融资的这么一个集中管理,既是集团公司整个一个血液的来源,把这个东西管好了以后能够开源,公司永远不可能仅靠自己的内力发展,所以有效地呼吸有效地吐纳,利用社会资源推动自我发展显然是个根本。而这个根本当中,融资能力融资的视野,对融资判断的技能和融资进来了以后,对融资的后续管理,显然是这个能力当中的,真正核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