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类企业长期发展的根基
(2015-06-17 08:18:34)
标签:
白万纲财经产融结合集团战略 |
分类: 集团战略 |
原来对城投类集团来讲一个是主动成为书记、市长的红人以后,获得这种政府型的资源配置,这条路看来走不通了。还有呢,依靠自身庞大的为区域所做的贡献和政治责任,换来政府补偿性的资源配置,这条路也走不通了,至少不可能持续了。那么投靠市委书记、市长这条路走不通了,走公益型、市场型对冲这条路也走通了,我们的路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问题。那么这条路走不通以后,紧接着一个问题是,城投类集团,我们如果还要真的再想活好500年,当然夸张的,500年活不了,但是较长时间的话,我们的根基到底在哪里,根据我们早上的探讨,我想有几个共识,大家拿出来探讨一下。
第一就是对城市发展的理解,对城市规划的把握,对城市这种开放性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的理解和影响,这个应当我们放在第一层面。早上我以嘉里集团在北京的一个小小的其中一个项目,嘉里中心,其实我想做了一个例子,泛华建设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企业是一个负面的例子,比如说珠海机场,梁广大当年说,珠海机场要超前50年做机场,他故意,明明珠海离广州很近,可以去拥抱广州,但是他在修机场的时候,故意背离广州机场,而且机场故意修得离珠海远一点,在机场下来,半夜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急速狂奔到珠海市区一个小时。那么简单的说,我们把它简化排列的话,珠海再往南方是珠海机场,然后再往北方是广州机场,这样一来,在珠海与广州之间,中山,全部到广州去坐飞机,珠海机场的提前50年,既没拉来商,也没带动珠海的发展,为了这么大的机场不被浪费,只能把航展放在珠海机场,航展能带来什么业务,所以珠海是广东少数非常欠发达的地方,珠海的确有格力1000个亿的销售,但是你们知道,除了格力以外,第二大就丽珠得乐,几十个亿,第三大很小很小,整个珠海就没有发展,你可以说珠海把环境做好了,把旅游做好,把生态做好了,但是负面是,其实珠海是想做大来着,没做大,没做好。这点大家可以有不同意见,我们尽量共识,第一点,规划和对城市的理解是个原点。第二点,我们发现,不管你走大城建模式,大综合模式,大产融模式,市场化的理解城市,获取项目,经营项目,这个既是一个基本能力,又是一个重要能力,市场化。第三个,可持续性,你必须知道有一天,你猪嫌狗不爱了,新换的市委书记、市长,弃之如敝履的时候,你的命运到底何在,你怎么在完成市委书记、市长交办的任务的同时,悄悄的培育自己的可持续性,悄悄的发展出自己的长期性的,市场性的能力,而不是成为一个时代,一个一任官员或几任官员政绩的一个牺牲品。相反,我们发现,既能够领受上级的任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拒绝上级的任务,还能把自己的业绩做得比较漂亮的,其实是官员长期最爱,有时候官员会溺爱一些单纯的傻乎乎听我的命令的,但是长时间,一旦人与人之间关系太亲密了,过不久就反目为仇,但凡给闺蜜讲自己年轻时候丑事的,过不久就闺蜜到处说你的坏话,人与人之间距离美才是真的美,我们与官员之间亦是如此。
所以这就带出来,白先生,你就不要说转转话了,就告诉我们,我们战略该怎么规划,还是一句话,首先要完成整个集团的顶层设计。我们绝不能把子公司战略加总成为集团的战略,子公司战略的加总绝不是集团战略,集团本身要有战略,集团的战略就是大城市战略,就是区域发展战略,就是区域升级战略,就是区域城市化、城镇化战略的一个具体企业化反应,区域要升级,我作为企业该怎么做,你比如说济南东城投资,他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东城修出来的这么多体育场馆怎么办,济南当时傻乎乎的在什么会上面,投了这么多的体育场馆,而且你们去看看,比起北京的奥运场馆,气势上并不特别输,但是东城就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了,这种展馆资产几乎无法用,但是展馆下一步的CBD化,展馆的综合体化,展馆的这种,像上海8万人体育馆是干什么,做上海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产品超市,这才能够把这种经营好,所以绝不是子公司战略形成集团战略,而是有集团整体战略,所有子公司只不过是我的一个棋子。那集团战略怎么设计呢,首先你整个集团的发展路径,你集团将往哪里去,你作为一个城投,将怎么发展,政府交办任务怎么完成,市场化的路怎么走,融资缺口怎么补偿,中长能力怎么形成,可能这四个问题,是所有城投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第二,资本运作,首先对城投集团来讲,融资难,是最大的难,再次是沉重的沉淀性资产如何证券化,如何流动化,如何把资产转起来,这个问题已经难得不得再难了,光把这两个问题做完,差得还很远,现在城投集团都已经想到了,一个是PPP化,一个是区域发展或者城镇化发展基金的组建,这已经无可选择了,必须走的一条路。像山东有个山东海洋投,现在牛得一塌糊涂,山东海洋投组建一个山东海洋产业基金母基金,一期就整了500亿,资本运作。
第三,产业组合,你到底要干哪几块,任何一个企业所谓产业组合,你们就把它理解为一个企业,单体公司是靠做产品,做服务赚钱,集团公司是通过开设子公司,分公司去赚钱,开设不同的子公司,分公司以后,子公司,分公司构成一个立体的结构,构成一个挖掘机,构成一个网兜,去兜,捕捞时代的财,任何一个企业,是组成一个大眼子的网,还是细眼子的网,还是带倒钩子的网,兜到不同的财,集团是透过开设不同的分支机构,且分支机构构成一种立体关系。最基本的立体关系,比如你们经常听到的全产业链,是一个密不透风的立体关系,还有对冲结构,就是一个相互背离,分散风险的结构。还知道的一鱼多吃模式,就是前面干完基础设施以后,后面不断的把这个财往上堆,一级开发,二级开发,三级开发,围绕着我做的园区里面,污水处理厂,热电厂,燃气搞上去,各种交易中心搞上去,像新加坡产业园,产业园本身是强劲的融资平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地主,这叫产业组合。任何公司,对城市的理解,对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理解,使得他组成不同的网兜,就是说产业组合到底是选哪几块,以及形成怎么样的结构去兜时代和区域的财,这两个构成产业组合的关键。
第四,区域布局。你比如说北京住总,下一步怎么布局,讲老实话,你连京津冀布局都走不出去,你怎么赚钱。那京津冀布局走出去了以后,西安,重庆,要不要啃他一嘴,这是你要回答的问题,全国的若干国家级新区,要不要啃他一嘴,住总要回答类似问题,当然中长期而言,住总还要回答,要不要做住宅工业化,要不要做科技住宅,要不要做智能住宅,智能家居等等问题,所以考试都放在那里。另外横向战略,你所有的产业板块之间,是共享客户,还是共享资金,还是共享市场,还是共享模式,还是共享联盟,就像一个糖葫芦签子,把茄子、苹果、肉串在一起一样,横向战略就是一个集团的各个板块之间,到底共享什么,靠什么把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集团扭结在一起。所有集团都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日本的综合性商社,主要是通过贸易,把实业、金融打通,他是用贸易串在一起。复星和李嘉诚,是用对时代,对区域,对商业的理解,形成多元,多维度的投资组合,形成一揽子平衡投资组合,他是用投资眼光把所有的产业组合在一起。
究其根本,所有的城投集团,原则上说得本质一点,都是透过区域红利,把所有的板块串在一起,就是不管你多少个板块,多少个板块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区域红利。比如说浦发集团,做一级土地开发,做基础建设,做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但是最后,所有的背后,你带着X光,透过皮肤看骨骼,透过骨骼看灵魂,发现原来把你所有产业串在一起的就是区域红利,那这个区域红利到底在哪呢,如果一个企业在新疆不做基础设施,到上海不做城市化,到香港不做中高端商业地产,到湖北不做都市圈投资,到湖南、河南、安徽,不做城际基础设施投资,那我就想不清楚他到底要干什么。潘石屹在北京做那种丑陋的长城下的公社,银河SOHO,以及丑陋的国贸挣钱,但是潘石屹到上海,做烂尾楼东海广场一站成名,一个东海广场40个亿的净利润,但是跑到纽约,潘石屹发现狗屁不通,他算什么玩意,只能买大通曼哈顿的写字楼,吃租金,真要潘石屹傻乎乎到纽约去拿一块地开发,然后还卖掉了,这个传回中国是笑话。安邦搞得更过分,还把华道夫酒店收购了。
横向战略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就是理解你所有产业之间串在一起的关键逻辑,核心逻辑是什么,凭什么你和你的丈夫在一起,别人说你下根本不配,他那么闷,你这么活跃,你俩怎么能搞到一起呢,等等等等,所有你不理解的背后,事实上是有他的核心逻辑。比如有很多女孩子从小就被爸妈灌输,先生要老实一点才好控制,最好丑一点,最好人缘差一点才好搞定,所以她的先生日后就很邋遢,很龌龊,然后经常让他穿很脏的衬衫,和很油渍的领带,以为这样保证家庭安全,其实自己也活得很不快乐。这是横向战略。
最后能力建设,整个集团你要完成这样一个大转型,大转折,你的能力从哪来,据说你没有那些能力,城投集团事实上吃这么多年的伸手财,伸嘴饭,事实上已经吃不动市场饭了,所以有个能力建设。那么有了这个以后,你的各个子集团无权自己做战略,必须基于集团的战略做战略,但是我们鼓励他基层首创,基于集团的战略,集团给他个战略大纲,你这么做,这么做,他还可以基层首创,他可以创新颠覆,我不想这么做,我有更好的主意,可以说服集团,二者之间调和的是谁呢,总部,很多集团没有总部战略,尤其是很多城投集团,先有子后有母以后,城投弱势化,机关化,傻冒化,你看这个集团,集而不团了,说了半天就是并个表,子集团根本不把你当回事,你给我要政策担保可以,你叫我给你许诺,给你服务,不可能,那叫什么集团。所以我们要解决怎么做好城投型集团的战略规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