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商商会的两个层次

(2014-12-04 07:16:48)
标签:

财经

白万纲

产融结合

集团管控

分类: 集团战略
    地区成立商会以后,下一步运作,就是两个箭头,一个是汇总在整个浙江层面上成立的浙江浙商总会,这也是日后号令全国浙商从血脉上,从经济上,从政策获取上面,统和全国全球浙商的一个母神经网络,一个大本营,也是所有浙商的利益最终得以保障的一个大的交易平台。那么除了浙江省层面成立浙商总会以外,各省的一些佼佼者,到各省去做得比较好的一些浙商,也纷纷利用浙商总会的这么一个牌头,在当地开始成立省级商会,比如说浙商湖北商会,浙商安徽商会等等省级商会,当然甚至还成立了一些市级的商会,芜湖商会,合肥商会,武汉浙商商会等等,。这么一个商会。
    这个行为,在这时候就体现了成立地区成立商会的重要性,。因为成立地区成立商会以后,往往很多商会的成员到外地去,是以地区商会,宁波商会,乃至于整个浙商商会的名义来走,。所以尤其是在很多地方,招商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采用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方式,在进来的时候把条件说得很好,真正开始运营了以后,又设很多门槛的这一类的地方,对浙商不得不网开一面,不敢过于苛刻,就是因为考虑到浙商高度联盟,高度拉帮,有可能共进退,所以就可能把事情搞得很尴尬。而其他地方的民营企业,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天然福利了,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地方上面承诺不兑现,而浙商在这方面不能说完全没问题,但是相对来说,别人能有的他都有,别人做不到的他有时候也能享有。我们说到这个程度,已经算很好了。
    那么不管是用地区商会本身的名义,还是用浙江总商会的名义,总之很多浙商到当地以后,刚开始出来是用集体的力量杀出来,但是在当地,杀到一定程度了以后,又发现了二次组合,这次二次组合,我们认为意义是非常激进的。一些企业到外地去了以后,刚开始是斗群胆,而不是斗孤,因为这时候风险很低。但是把当地的生意做起来以后,就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并不是商会整个在当地成功,而是商会里面的几个企业在当地成功,有几个企业可能没那么成功,有几个企业做得比较好,有几个企业做得没那么好,但这里面仍然有一个二次利益分配的问题。但总的来讲,这时候就有一个英雄重新排座次的问题,包括这个省份,这个地方也并不总是你宁波商会或温州的商会在这里混得比较好,还有一些外地商会的,还有浙江其他地方商会的也混得比较好,那么这时候,就有一个当地二次的浙商商会的成立,这个二次的浙商商会的成立,就是一次市场化的淘汰的过程,是一次优质资源再组合的过程。在当地混得比较成功的一些企业家,成立当地的商会。这个当地商会把一些比较优秀的企业连接在一起,使他们之间形成一个较好的互动,大家坐在一起,可以商量很多事情,可以探讨很多问题。
    那么连接在一起了以后,成功的了以后,这些优秀企业在当地开始成立某某省的浙商商会,或某某市的浙商商会,但是请注意,这时候这些商会里面的理事长单位,或者核心企业,已远远不再是在本地的那个排座次,他们出身已经发生了颠覆了,有可能在当地是老末,是排名位居百名开外,但是不小心在这个省,因为机遇,自身的发展,禀赋,或者行为和文化,与当地市场的契合,他做大了。所以往往我们发现,在家乡成立商会的时候,是一次小考,把一些优秀的人筛选出来了,然后到异地了以后,又参加了一次中考,这时候中考考得好的未必就是家乡考得好的那些人,但总之是把一些具有更宽广适应性的那些企业家,给他挑选出来,这时候成立了省或地区的浙商商会。而这些浙商商会的核心企业,往往是闯劲非常足,在当地扎根扎得非常好,对当地资源利用得非常好的一些优秀企业,。当地已经成功了的企业,组成一个的商会以后这和在当初地区的一些自然成功的关联企业之间,形成的商会,那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之前是散兵游勇的汇聚的话,那么这次就是优秀成功企业的再次整合,这次整合就是浙江企业令全国都非常恐惧的浙江企业的资源攫取现象,。因为当地已经很成功的一些浙商,脑子活,身段灵活,思维好,经济实力强大,所以在当地,把一些优秀的项目很容易给他垄断。
    而且浙商口气大,决心大,不惧风险,给政府承诺的时候,许诺的数字往往吓政府一跳,所以很容易把一些重大项目拿到口袋里。而浙商也并不傻,他们为什么敢这么承诺呢?因为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本省的浙商商会拿不下来,就动员整个本省,哪怕不是浙商商会的成员,也来参与到这个项目里面来,反正是浙江人,交朋友。所以往往各省的浙江商会,加入到商会的人就那么一点,但是每次浙江商会拿到项目以后,组织相关的朋友进来的时候,是动员整个该省,该地区的浙江人都进来,。甚至极端情况下,如果本省的浙商们把这个项目拿不下,或者并不都是那么感兴趣的话,那么动员临近省份的浙商商会进来,乃至于动员杭州的浙商总商会进来,看看你们感不感兴趣。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浙商干脆把这个项目送出去,送给几个我他们所知道的大佬,和牛人,你们去做,我拿这个项目,交你们几个朋友,。这个项目我不做,我做不下来,而且以我的实力也没有法进,你们去做,如果你们觉得其中我可以分一杯羹,你们安排给我,如果其中我不合适,我也不来强争这个东西,但是我知道,因为这次的我让出这个机会给你们,在你们心目当中挂个号,日后我受照顾的可能性也不会小,我从中算大帐来看的话,我绝对不会吃亏。就是这样一个相对有较长的文明史的国家的人,才会拥有算大帐的思考,只有相对较长的这种人情社会,相对稳定的持续的相互交往历史的地方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的思考。这绝对不是移民国家、移民省份、移民城市的人可以产生的一种思考,必须要求这个地方的人同宗同族,同文化,生活较长时间,产生了这么多的商道,产生了这么大的认识,可以说浙商的大认识,在客观上使得各省的浙商商会的运作长袖善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