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战略五要素之二:资本运作战略

标签:
股票白万纲财经产融结合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战略 |
子公司自己运作产品,而子公司就是母公司运作的产品,母公司是搞生产的,只是这个产品就是子公司,买卖产品赚的钱只能以元计,买卖子公司赚的钱以亿计,买卖子集团赚的钱以十亿计,买卖产业赚的钱就以百亿计。
德隆想当年就能做到买卖产业的高度,目前极少有企业可以做到买卖产业的高度。
其实对于母公司来讲主业,就是买卖子公司,买卖子集团,买卖产业。
集团发现各个子公司是凝固的资本,资产是凝固的资本,而整个集团,事实上经营的最高境界,最高收益状态是资本态。
因为资本态高灵活度,高配置度,只要发现逐利空间就可以搞过去,而资本态要变现才能投资,而且每次投资成设备、厂房,还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运作、折旧。
所以为什么金融的比经营实业的收益要高,其实并不是金融牌照是稀缺那么简单,资本的高流动状态才是关键。
所以整个集团可以统筹各个子公司的各种资本运作行为,因为资本运作里面技术含量较高,但是又以实业为依托,所以各个子公司单独做资本运作,很有可能把资本运作的档次和格局变小了,由集团统一来运作。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本运作战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分置型
融合型
平台型
组合型
整合型
具体设计资本运战略的逻辑如下:
第一,是资本运作战略担负着什么任务,在整个集团里,你这个没有任务的描述的话,资本运作战略就太泛了,很儿气,很不严肃。
第二,资本运作的平台是什么,怎么构筑联盟,怎么去和资本市场对接,对吧,这些东西没有,资本运作直接运作起来了吗,组织也没有,关系也没有,人员也没有,能力也没有,政策的理解也没有,平台在哪里。这回我在战略里面特别特别强调平台的应用.
第三,资本运作的维度.由五方面构成:资产运作,投资组合,内涵式资本运作,外延式资本运作,产融结合.
资本运作的维度包括五个方面;
1、最基本的资产运作,土地,矿产,码头,岸线,还有海岛,搞烦了,围海造的田,这都属于我的资产,我资产性运作,这都是最基础的一个资本运作。
关于资产的运作,我们认为管好三个东西。
1)资产结构。1,自有资产和负债的比例。2,优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3,具有行业定价权的战略性资产的比例有多少。是不是有那种具有行业定价权的战略性资产,很多企业忙了半天,事实上并没有一个资产具有行业定价权,发动机是找人买的,变速箱是找人买的,然后车桥是找人买的,关键组成技术是找人买的,那你还有什么?你就是个装配,那你还能值多少钱。
2)虚拟资产的管理。供应链、外包、轻资产管理,本质上就是虚拟资产的管理,还有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楼堂馆所,这种非经营性资产自怎么管理?怎么让它增值?
3)资产经营效率。如何提高资产经营的效率,如何从资产里面要效益。
2、其次我的投资组合,战略型,管理型,财务型投资及公司理财。
3、公司内部的资本运作,资金集中管理,票据流通,这个对我们公司来讲,那还得了吗?比如整个公司里的资金怎么筹措,子公司的资金怎么通过收支两条线管理上来,管理上来内部资金怎么融通管理。很多集团资金集中到总部来,资金用不了,只能去吃利息,这种资金管理不是我们提倡的。
4、外部资本运作,资产证券化,公司债,融资,就多了去了,IPO借壳发债都是如此。外延式资本运作。母公司统筹整个集团,以及每个子孙公司的借壳、发债、资产证券化、并购、联盟等运作。这些怎么从外部把资本拿进来。在外延式资本运作上,母公司开始扮演基金加投行的角色,母公司集合资金做投资,母公司做子公司的孵化器。
另外母公司在子公司与外界金融机构之前做起一个桥梁。以母公司的高度和眼界去找基金,去找投行,所以母公司本身就把了一个关,所以服务也好,方案也好,至少会比较尊重我们的经济体量。
最后母公司资本运作的主导行为,所有子公司的借壳、IPO、发债、资产证券化行为,由母公司统筹,到哪个资本市场去,发债还是资产证券化。
很多企业下面有多个上市公司以后,就可以做壳资源的再配置,发现那个板块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就把壳吐出来,另外一个板块来利用这个壳,另外一个板块上市太慢了,但是如果利用这个壳,就可以运作好,现在尤其是在每个地方,政府比较看重的一些企业,特别善于躺在地上打滚,身上沾上泥以后,政府一看很可怜,只好撒娇,只好把几个优质的壳资源公司配置给他,尤其像券商这样的优质资源,ST这样的优质资源,都是可以拿来做壳资源运作。
5、产融结合。产融结合的本质是,以金融产品,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金融服务来服务与实体的运作,服务于构筑产业的金融化特征,改造其价值链,乃至产业链,生态链。
改造价值链,比如改造研发,可以采用风险研发,即把研发报给一级供应商,做出来符合我要求的产品我就采购,否则我不采购,把风险传递给供应商。是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大厂商的最爱。
改造供应链,常会采用供应链金融和期货等操作来进行。
改造制造体系,常用设备融资租赁,贸易补偿,制造外包等手法进行。瑞典利乐包装集团,便宜销售设备,包材昂贵的手法就是一例。包括之前讲过的富士康的工业银行的做法。
改造品牌体系,常用收购,延伸,嫁接,多品牌整合等手法进行,当然会用到产融结合手段。比如美国小制作的影片《女巫布莱尔》就是经典一例。
改造营销体系,采用丰田式订单拉动,价格稳定合同,合同能源管理,客户精准营销,预付款制度,客户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节省费用并参与分享等等,都是此类做法。
改造服务体系,采用固定价格的常年服务合约,把多年售后服务打包在销售合同中,等等都是此类服务。比如重工行业的替换设备免费使用,反向物流,二次制造都是此类做法。
改造物流体系,采用外包,票据流通,物流地产等等手法,可以使得物流成为强利润中心。
当然还可以透过金融产品,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金融服务来改造战略,投资,法务(风险性法律服务,治理价值管理),行政(行政资产共享,知识管理资本化),人力资源(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激励创新,课题悬赏),财务,审计,信息等等支撑性功能。
至于透过金融产品,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金融服务来改造我们的产业链,生态链的做法,那更是举不胜举,浩瀚而博大。
但当今对产融结合认识之庸俗,浅薄,让我们很难从更高层面上去形成集团层面真正的这种变形金刚效应。
从产融结合的紧急和重要,务实三个方面,我们先解决一个大问题,集团总部首先请把精力聚焦于建设自身的大投行功能,为此必须形成长考,做好四件事。
1)孵化器,子公司做新产业,以及发现新增长点,观察新业务。
2)我所有子公司做并购、借壳、IPO、资产证券化的辅导者。
3)我母公司是个类基金,把我所有的内部可管理的资金进行高效配置和管理。比如拿出去做股权投资、风险投资。
4)母公司是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的直接操盘手。
第四,资本运作组织和管理.组织怎么建.鲁能里面甚至还有个资本运作部,一般企业里面有个投资部,或战略投资部,有了组织,还有对资本运作的管理。
第五,资本运作的管控.
一句话,有很多人现在把企业看成一个固体,企业它是一个液体,首先是由若干流动的资本构成,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首先是资本家,其次才是实业家,高流动态是赚钱态,李嘉诚说得好,我的所有的资产可以在80天里变现,李嘉诚不干了,我要去玩去了,收山了,80天里可以变现。
这就主要在考验你的资产的进退,你的资产结构做到位了没有。
像很多企业,做了这么多年的基础建设,事实上手上没有实资产,你们去看看,云南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谁手上没有几个铜矿,谁手上没有几十个煤矿,我们觉得持有一点土地,持有一点岸线,就已经骄傲得把胸脯拍得邦邦响,差得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德隆想当年就能做到买卖产业的高度,目前极少有企业可以做到买卖产业的高度。
其实对于母公司来讲主业,就是买卖子公司,买卖子集团,买卖产业。
集团发现各个子公司是凝固的资本,资产是凝固的资本,而整个集团,事实上经营的最高境界,最高收益状态是资本态。
因为资本态高灵活度,高配置度,只要发现逐利空间就可以搞过去,而资本态要变现才能投资,而且每次投资成设备、厂房,还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运作、折旧。
所以为什么金融的比经营实业的收益要高,其实并不是金融牌照是稀缺那么简单,资本的高流动状态才是关键。
所以整个集团可以统筹各个子公司的各种资本运作行为,因为资本运作里面技术含量较高,但是又以实业为依托,所以各个子公司单独做资本运作,很有可能把资本运作的档次和格局变小了,由集团统一来运作。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本运作战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分置型
融合型
平台型
组合型
整合型
具体设计资本运战略的逻辑如下:
第一,是资本运作战略担负着什么任务,在整个集团里,你这个没有任务的描述的话,资本运作战略就太泛了,很儿气,很不严肃。
第二,资本运作的平台是什么,怎么构筑联盟,怎么去和资本市场对接,对吧,这些东西没有,资本运作直接运作起来了吗,组织也没有,关系也没有,人员也没有,能力也没有,政策的理解也没有,平台在哪里。这回我在战略里面特别特别强调平台的应用.
第三,资本运作的维度.由五方面构成:资产运作,投资组合,内涵式资本运作,外延式资本运作,产融结合.
资本运作的维度包括五个方面;
1、最基本的资产运作,土地,矿产,码头,岸线,还有海岛,搞烦了,围海造的田,这都属于我的资产,我资产性运作,这都是最基础的一个资本运作。
关于资产的运作,我们认为管好三个东西。
1)资产结构。1,自有资产和负债的比例。2,优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3,具有行业定价权的战略性资产的比例有多少。是不是有那种具有行业定价权的战略性资产,很多企业忙了半天,事实上并没有一个资产具有行业定价权,发动机是找人买的,变速箱是找人买的,然后车桥是找人买的,关键组成技术是找人买的,那你还有什么?你就是个装配,那你还能值多少钱。
2)虚拟资产的管理。供应链、外包、轻资产管理,本质上就是虚拟资产的管理,还有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楼堂馆所,这种非经营性资产自怎么管理?怎么让它增值?
3)资产经营效率。如何提高资产经营的效率,如何从资产里面要效益。
2、其次我的投资组合,战略型,管理型,财务型投资及公司理财。
3、公司内部的资本运作,资金集中管理,票据流通,这个对我们公司来讲,那还得了吗?比如整个公司里的资金怎么筹措,子公司的资金怎么通过收支两条线管理上来,管理上来内部资金怎么融通管理。很多集团资金集中到总部来,资金用不了,只能去吃利息,这种资金管理不是我们提倡的。
4、外部资本运作,资产证券化,公司债,融资,就多了去了,IPO借壳发债都是如此。外延式资本运作。母公司统筹整个集团,以及每个子孙公司的借壳、发债、资产证券化、并购、联盟等运作。这些怎么从外部把资本拿进来。在外延式资本运作上,母公司开始扮演基金加投行的角色,母公司集合资金做投资,母公司做子公司的孵化器。
另外母公司在子公司与外界金融机构之前做起一个桥梁。以母公司的高度和眼界去找基金,去找投行,所以母公司本身就把了一个关,所以服务也好,方案也好,至少会比较尊重我们的经济体量。
最后母公司资本运作的主导行为,所有子公司的借壳、IPO、发债、资产证券化行为,由母公司统筹,到哪个资本市场去,发债还是资产证券化。
很多企业下面有多个上市公司以后,就可以做壳资源的再配置,发现那个板块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就把壳吐出来,另外一个板块来利用这个壳,另外一个板块上市太慢了,但是如果利用这个壳,就可以运作好,现在尤其是在每个地方,政府比较看重的一些企业,特别善于躺在地上打滚,身上沾上泥以后,政府一看很可怜,只好撒娇,只好把几个优质的壳资源公司配置给他,尤其像券商这样的优质资源,ST这样的优质资源,都是可以拿来做壳资源运作。
5、产融结合。产融结合的本质是,以金融产品,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金融服务来服务与实体的运作,服务于构筑产业的金融化特征,改造其价值链,乃至产业链,生态链。
改造价值链,比如改造研发,可以采用风险研发,即把研发报给一级供应商,做出来符合我要求的产品我就采购,否则我不采购,把风险传递给供应商。是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大厂商的最爱。
改造供应链,常会采用供应链金融和期货等操作来进行。
改造制造体系,常用设备融资租赁,贸易补偿,制造外包等手法进行。瑞典利乐包装集团,便宜销售设备,包材昂贵的手法就是一例。包括之前讲过的富士康的工业银行的做法。
改造品牌体系,常用收购,延伸,嫁接,多品牌整合等手法进行,当然会用到产融结合手段。比如美国小制作的影片《女巫布莱尔》就是经典一例。
改造营销体系,采用丰田式订单拉动,价格稳定合同,合同能源管理,客户精准营销,预付款制度,客户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节省费用并参与分享等等,都是此类做法。
改造服务体系,采用固定价格的常年服务合约,把多年售后服务打包在销售合同中,等等都是此类服务。比如重工行业的替换设备免费使用,反向物流,二次制造都是此类做法。
改造物流体系,采用外包,票据流通,物流地产等等手法,可以使得物流成为强利润中心。
当然还可以透过金融产品,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金融服务来改造战略,投资,法务(风险性法律服务,治理价值管理),行政(行政资产共享,知识管理资本化),人力资源(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激励创新,课题悬赏),财务,审计,信息等等支撑性功能。
至于透过金融产品,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金融服务来改造我们的产业链,生态链的做法,那更是举不胜举,浩瀚而博大。
但当今对产融结合认识之庸俗,浅薄,让我们很难从更高层面上去形成集团层面真正的这种变形金刚效应。
从产融结合的紧急和重要,务实三个方面,我们先解决一个大问题,集团总部首先请把精力聚焦于建设自身的大投行功能,为此必须形成长考,做好四件事。
1)
2)
3)
4)
第四,资本运作组织和管理.组织怎么建.鲁能里面甚至还有个资本运作部,一般企业里面有个投资部,或战略投资部,有了组织,还有对资本运作的管理。
第五,资本运作的管控.
一句话,有很多人现在把企业看成一个固体,企业它是一个液体,首先是由若干流动的资本构成,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首先是资本家,其次才是实业家,高流动态是赚钱态,李嘉诚说得好,我的所有的资产可以在80天里变现,李嘉诚不干了,我要去玩去了,收山了,80天里可以变现。
这就主要在考验你的资产的进退,你的资产结构做到位了没有。
像很多企业,做了这么多年的基础建设,事实上手上没有实资产,你们去看看,云南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谁手上没有几个铜矿,谁手上没有几十个煤矿,我们觉得持有一点土地,持有一点岸线,就已经骄傲得把胸脯拍得邦邦响,差得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前一篇:集团战略五要素之一:发展模式
后一篇:集团战略五要素之三:产业组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