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团战略五要素之一:发展模式

(2014-08-09 13:30:03)
标签:

财经

白万纲

产融结合

集团管控

分类: 集团战略

我们认为集团可以确定一个发展模式,这个发展模式是最牛的一个东西,一个整体的集团尽管是虚拟的,但是它可以设计一套虚拟的发展线路。
这个发展线路可以决定所有子公司在其中的位置。当这个发展路径和子公司重合的时候,它就强化子公司的路径,当子公司的路径和他的路径不重合的时候,就扭曲子公司路径。总之,用主路径来决定和扭曲各个子公司的子路径,这个主路径是异化其他各个子公司的一条关键道路。
集团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集团的各个子公司的富余属性大于自然属性,一个子公司按正常来讲,应该是赚钱的,生命周期应该是五年,而操作的不好,生命周期就两年,是亏钱的,被糟蹋了。
集团牺牲了一块钱资源,一在另外一个子公司能制造出两块钱、三块钱的资源,这其中有一个算大帐的过程,内部人为地制造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交叉补贴,那么这就涉及发展模式的问题。母公司做出来一条强制化的发展模式,勒令各个子公司与母公司保持适量的一致,不一致的就扭曲,这是整个战略里面杀气最重的一个要素。
你不要说我下面子公司做什么,各自的路径是什么再来决定集团路径,那是错的,必须先弄明白首先集团层面的发展模式是什么,。
一般意义上,所有企业的发展模式都可以归结到以下五种发展模式:
布局型---生态链,产业链,供应链缔造,推动,优化,破坏,重构,具有系统特征
卡位型—枢纽区,权利区,霸权,控制力建设,具有空间特征
导向型—价值观,意图,取向,关注,具有时间函数特征
互动型---机遇,学习,冲浪,变革,具有动力特征
能力型---能力,制度,文化,使然性特征建设,具有基因特征
指定发展模式的前提要把握好几个本质和规律:
第一,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是什么,转型到底怎么转,下一步政府会不会加大政府对落后淘汰产能的进一步淘汰。
第二,产业运作规律,发现中国核心的28个产业,有21个已经被外资公司控制,行业前五名差不多都被外资进入,甚至控股。
企业成长的规律是什么。企业由小到大,要经历怎么样的一个坎儿,每次的坎儿是怎么突破的,这些规律我们需要认为研究。
制定发展模式的逻辑如下:
第一,发展意图是什么,你制定这个战略要达到哪些目的,搞死别人成为第一名等等,把战略意图先给我整出来。
第二,为了达到这个战略意图,这个战略要完成哪几个任务。
第三,为了达到这么一个战略任务,本身是为了达到这么一个战略任务,同时企业本身就有一些追求,就有一些意义上的探索,那么这两个方向结合,产生你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你的经营哲学。
第四,你的发展原则是什么,单体公司有战略原则,但是集团公司只能有发展原则,发展原则更宽泛,定得没那么细,你整个集团的发展原则是什么,定出来。
第五,确定集团的发展目标体系,产业目标、战略目标、管理目标、财务目标,
第六,发展路径,发展的三种或五种路径,对路径并且做一个选择,你不能同时存在三种、五种,你首先要告诉
总体的发展路径把它归结为这五种。
1、投机:从企业的发展模式上来看,当然小企业最爱投机,但是并不是说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就不能投机,投机是一个企业很重要的战略。
2、强化实力,伺机而动。
3、取舍:选择取舍式发展,同时面临很多选择,朝某一个方向取舍,一般保守的中型企业,更多会采取取舍战略,面临很多产业选择的企业会进行取舍战略。
4、塑造未来: 创造未来。未来不是等来的,未来是由我们创造出来的,明天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法告诉你,但是你可以决定明天是什么样子。除了大型企业可以创造未来以外,现在我们发现,往往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开始创造未来,确定行业的游戏规则。
5、垄断:一个企业不是为了竞争而活着,不要故意假装喜欢竞争。
发展路径的若干二级选择如下:
1、公司的体制选择,有限、股份,还是合伙制,当然选择体制了以后,重要的是要借助股东的哪些力量,别以为股东就是出钱,找不同的股东是想借助不同的股东的某种力量。
2、行业选择和行业组合。
3、区域选择。
4、内部积累还是外部成长。
5、集权与否。
6、联盟与否。
7、做大和做强的关系。
8、发展的快和慢的关系,有很多企业采用的是一快一慢,结局还是慢的,有很多企业是慢慢地,突然发力。慢慢发展的企业,有可能在发展得很快的情况下,优质资源被吸走了,优秀人才不愿意留下,最终具有能力发展的时候,也发展不起来,这是很可怕的陷阱。
9、在发展中国家发展有一个特征,先做虚,再做实,先把泡泡吹大,最后把泡泡充实。在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这显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这反而是一个主流模式,这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流模式。
10、优势的获得。
11、能力和资源怎么获得。
第七,你这个发展模式,对子公司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没有这点,就构不成集团战略。
发展模式构筑完了,对子公司有个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最低要求是限制他走哪些路,不让他做哪些,最高要求是鼓励他做些什么,这个过去我思考得不清楚,本身因为战略创新的源头在我这里,大家老是在跟我,我又跑得太快了,这方面没跟上来,这一思考,我觉得就把整个发展模式的概念全部给它定清楚了。定清楚了以后。

我们来评判下目前很多流行的发展模式:
1、我们发现产品行不如平台行,如果形成一个平台,延伸,其发展会更好,当然平台这个运作模式是从汽车行业里面来的。所谓的平台,就是壳子底下的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壳子可以不同,内装修可以不同,但是壳子底下用平台技术,不仅坦克、飞机、生产线,很多东西目前都用平台技术发明一次,应用N次。
2、生产型思维慢慢上升到产业型思维,从擅长干什么,慢慢变到了整个产业将往何处去,因此在哪里卡位,这个运作思想非常可怕。
英国有一个著名的广告公司,叫萨奇兄弟,中国名字叫盛世长城,盛世长城的老板萨奇在北京的时候,大量地收购北京画家村画家的作品,今天我们看到当代绘画可以卖出几千万,就是由他之流在操纵。现代画家的艺术水准和思维内涵,都不足以支撑几千万的价格,但是谁叫他集中力量来投。只要这个地方经济繁荣了以后,这个地方的艺术品就会爆炸,现在有很多人开始转向投资越南画家的作品和印度画家的作品。在这些人看来,具体那个画面上画的是什么,它几乎可以约等于零,问题是他就押一个宝,知道你的经济起来肯定会赚钱,这就叫卡位。为什么外国人愿意来做中国的水务,就是知道中国人以后喝水是个大问题,就要在喝水问题上咬你一口。
3、从基本型思维到布局思维。怎样的布局有利于我全国发展,全球发展。
4、过去我们特别强调供应链,现在变成了生态链式发展,跟上下游、甚至跟客户、政府形成一个生态链,如何带动大家共赢,带领群众致富,这是生态链式的发展。
5、过去我们用市场换技术,现在我们在转移技术过程中,破坏式发展,既要转移技术,又要在某个时刻破坏式发展,不能永远依附,必须在某个时段打断这个进程。
6、过去我们特别强调扬长避短,但这个发展思路是最没有出息的发展思路,我们现在特别强调去短扬长,把短处破坏掉,把短处去除掉,再来寻求发展。比如不擅长营销,不擅长做出口,所以就把这块避过。但企业发展壮大后,这块会将成为非常大的软肋,而且它会放大,成为一个恐惧区。
7、过去强调国际产业发展路径,国际上这个产业到底怎么走过来的,现在特别强调中国式的产业路径,中国自己怎么把这个产业路径走完。
过去我们很多企业,就是天然而然地认为这些模式是正确的,是不能被怀疑的,所以一上去就顺着这个模式往下走,根本没有抬起头看看,还有分岔道,还有其他的可选择空间。
集团战略五要素之一:发展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