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的超级产融结合路程

标签:
白万纲财经华彩咨询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战略 |
中信集团通过三个步骤完成了超级产融结合型集团架构的搭建:
步骤一:核心企业上市
中信集团旗下中信实业银行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团的核心企业,在中信集团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责任。2002年低,中信证券顺利上市,充实了资本,改善了公司治理,成为新中信投资银行业务的龙头。而占中信集团总资产8成以上的中信实业银行,则面临诸多困难。中信实业银行是在原中信集团银行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正常经营存贷款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的同时,还不得不扮演“中信财务公司”即融资的角色,造成中信实业银行与中信各子公司、孙公司乃至重孙公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关联性信贷业务。
步骤二:整合海外业务
1986年,中信集团通过向香港嘉华银行注资3.5亿港元,将嘉华银行纳入集团版图,并利用嘉华银行这个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平台,进行了重要的海外资本运作。2001年集团斥资42亿港币收购香港华人银行;随后又控股中信泰富(持28.87%的股权)和亚洲卫星(34.82%);中信泰富又收购了中国国安总公司,控制了中信国安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又通过中信国安收购上海光大通讯,进入江浙有线电视网络市场。2002年中信集团重组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线公司,迂回进入大陆电信市场。
步骤三:搭建金融子集团和非金融子集团
经过了一系列的兼并重组之后,中信集团实际上已逐渐形成了金融子集团和非金融子集团,前者业务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基金、租赁等;后者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与区域开发业务,工程承包业务,资源与能源业务,制造类业务、信息产业,商贸与服务业等领域。
中信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金融业主要是以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公司、中信信托投资公司、信诚保险公司和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等为代表,其金融服务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持续增强。其业务板块如下:
银行业务是中信集团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信集团在中国境内控股上市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通过子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拥有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
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中信集团的证劵业务通过以下措施使得公司的业务取的良好的成绩: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纪、股票承销、债券承销、投行和基金等业务市场份额继续提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中信的信托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0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手续费收入13.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9%,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42%;截至2008年底,信托资产余额为1,607.79亿元。中信信托公司的盈利水平和信托资产规模等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中信的保险和基金业务如下:
中信的非金融业务如下:
前一篇:超级产融结合之金控模式
后一篇:大投行运作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