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企对威胁论的个性化管理与应对——中石油的国际化

(2011-09-14 10:28:01)
标签:

白万纲

财经

华彩咨询

集团管控

集团管理

集团战略

分类: 集团战略

 央企威胁论三部曲之三——央企还能够威胁谁?

一、央企威胁论在发酵

西方已经把中国威胁论转化成了央企威胁论,在大肆的宣扬和制造舆论环境,意图通过伤害央企的发展来具体的应对中国威胁。我们已经不可逆转的遭遇这一环境及其酝酿的蝴蝶效应。

真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若干央企及大型国企,乃至民企都会被视为央企,给予妖魔化的等同对待,所以,必须强化对央企威胁论的研究,出台若干对策,做最坏的预防,才能追求较好的结果。

下面我们把央企威胁论涉及到的主要企业,尤其是今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逐一的进行央企威胁论的剖析,逐一的提出见解和看法。

当然央企威胁论还会延伸到其他企业,就权且把我们的这篇研究当成对未来的揭示吧。

二、央企对威胁论的个性化管理与应对

(一)中石油的国际化

中石油下一步国际化的最大的企图:

1.   国际石油企业并购。

2.   国际天然气资源的获取

3.   国际通往中国的海运航线的控制

4.   管道的建设

5.   海外原油资源,炼化工业体系的打造

6.   成品油向国内的输送

7.   东道国油品市场的占有

8.   东道国精细化学市场的进入。

9.   深海石油天然气钻探

10. 公海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及开发

11. 海洋工程领域的进入

12. 国际勘探企业的并购

13. 国际相关专利的购买并购

14. 航线资源的并购获取

15. 炼化上下游产业的并购及进入

16. 其他多元化价值被低估企业的并购

17. 其他优秀牌照资源的并购

中石油由此遭遇的国际化风险:

1.   外国政府对它的阻挠和干预。

2.   不让并购,阻挠及扰乱并购

3.   提高运行费用,让中石油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付出更大的安全成本。尤其是墨西哥湾事件以后,估计原油企业的并购,很可能要预先交付一个大得惊人的一批污染的惩罚金,一旦出现污染,就直接从惩罚金里扣除等手法,使得中国企业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吓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运营。

4.   制造中国威胁论,央企威胁论,利用议会政治,针对性立法及操作。

5.   提高原油价格

6.   通过期货操作和大宗商品操纵,提高原油期货价格,虚高若干企业的估值,利用超高泡沫和估值,套牢中国企业的并购,在估值最高的时候让中国企业并购。

中石油可能的的应对手法

1.   强化风险管理

2.   建立国际人脉

3.   强化社会责任感宣传

4.   在并购的时候,对风险后果进行深入的防范研究

5.   形成强大的海外法务自我保护能力。

6.   对垄断资源的获取,进行全过程,全产业链风险扫描,而不是单纯是资源层面的风险扫描,还要考虑资源开发的时候,运输的时候会不会遇到问题。

7.   对国际政府及军事事件进行一定的预测和管理,如果政府不稳定,军事事件要出现的话,我们可能就不要去了,因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径被打压了,凡是美好的、繁荣的、昌盛的我们去不了,我们只好去落后的、政变的、独裁军事者的,但去了以后,美国过不久等我们国际化成果很丰硕的时候,搞剪羊毛活动,搞得我们很吃力,但是我们要进行一定的预测。

8.   中资企业需要更多的持有可转移、可变现资产,降低资产的重量,防止资产过重和难以转换。比如说与其是设备、厂房,不如是更多的股权,与其是具体的资源,倒不如是购买一个稳定的长期供货协议。我不是亲自来开发,我是买一个供货协议,就是一句话,过去央企在海外并购,资产过重,现在我们要求资产变轻。另外和当地的优秀企业的合资合作,必须和当地有企业合资合作,从而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2011排名(500强)

2010排名(500强)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营业利润(百万美元)

5

7

273,421.9

7628.7

战 略 意 图

1.   同类优秀石油企业投资、参股、控股、并购;

2.   天然气资源的投资、长期协议;

3.   石油航线国际管道的建设、运营;

4.   国际化原油炼化产业体系塑造;

5.   成品油向我国输送的运输体系开发、建设、运营;

6.   东道国油品市场、渠道控制(如加油站网络铺设、当地渠道商控股、收购等);

7.   深海石化、天然气资源开发;

8.   公海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

9.   海洋工程事业领域进入;

10. 优秀勘探企业投资、参控股、并购;

11. 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购买;

12. 航线运营的授权与参控股、投资、并购;

13. 炼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进入及优秀企业的并购;

14. 牌照资源的购买;

15. 其他高价值资产的收购;

16. 直接设厂,进行开采、加工包装等。

国 际 阻 碍

1.   利用法律、行业政策、政府干预等多种手段阻挠中资企业的控股与并购行为;

2.   利用劳动法规、生产政策、供应标准等手段提高中资企业在东道国的运营费用与成本;

3.   提升中资企业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安全责任要求,如墨西哥湾事件后,监督机构与行业机构可能会提高环境索赔标准,东道国政府利用以会驳回中资企业并购等;

4.   东道国利用原油等期货操作,虚高标的企业估值,制造泡沫化资产,逼迫中资企业放弃收购意图或借机获取超额收益。

解 决 之 道

1.   提升国际化法务管理能力,拓展企业运作空间;

2.   强化国际化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

3.   发展国际化人脉资源,提升公司国际影响力,形成国际化的智库与公众关系维护平台;

4.   积极履行东道国社会责任,提升中石油企业形象,获取信任;

5.   建立对进入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的预测管理,建立国际预警机制;

6.   对资源获取的全过程进行风险扫描与危机管理,以高效应对东道国的反弹;

7.   转变重资产经营现状,提升海外可转移资产比重,如签订长期资源供应、产能协议、以股权投资及合资合作替换直接投资设厂等直接大规模投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