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集团管控集团管理集团型管控集团型管理战略管控 |
分类: 集团管控 |
德意志银行集团经营转型管控手段(八)
7、积极开拓亚洲市场,调整区域结构
在经营转型过程中,德意志银行始终坚持“本土优势,全球运营”的原则,在推动欧美市场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开拓亚洲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世纪以来,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相对于欧美市场的低迷状态,2000年后亚洲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2001年亚洲GDP增长速度达到5%,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率的5倍,欧盟国家经济增长率的3倍。拓展在亚洲的业务对于德意志银行分散业务地区风险,挖掘新的利润增长源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德意志银行在亚洲市场着力发展债券发行、股票交易等投资银行类业务,市场占比显著提高。2004年,德意志银行在亚洲(不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债务发行市场的份额占比达到13%,较2002年增长2.25倍。同年在亚洲(不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股票交易市场的份额也达到13%,较2002年增长1.2倍。到2004年,德意志银行已成为亚洲地区(不含日本)最大的国际债券包销商,投资银行类业务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
8、精简机构和冗员,压缩经营成本
压缩经营成本是德意志银行“专注于当期损益”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精简机构和冗员,推动银行“瘦身”,则是贯彻这一战略的基本思路。
德意志银行机构、冗员的裁撤精简是围绕组织架构调整和核心业务的梳理进行的,2001年开始的经济萧条是推动德意志银行进行机构和人员裁并整合的重要外部动力。2000年,德意志银行分支机构总数为2287家,正式员工数为89784人。至2004年末,德意志银行机构总数减至1559家,较2000年减少32%;正式员工人数减至65417人,较2000年减少27%。
机构和人员的精减大大降低了德意志银行的经营费用。2004年,德意志银行经营费用为68.76亿欧元,仅为2000年的54%。机构平均费用从2000年的556万欧元降至2004年的441万欧元,下降21%。人均费用从2000年的14万欧元降至2004年的11万欧元,下降幅度也达到了21%。经营费用的压缩控制改善了德意志银行的当期损益表现,“专注于当期损益”的战略决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9、普通股回购举措提升集团股票投资价值
自2002年上半年德意志银行公开宣布“提升资本和资产平衡管理水平”的战略决策后,强化资本管理,提高股东回报水平,就成为德意志银行推动经营转型的重要思想。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德意志银行实施了灵活的普通股回购计划,当年回购了普通股总数的5%(约3110万股)。2003、2004两年,德意志银行继续推动“资本和资产平衡管理水平”的提升,分别回购了4000万股和3800万股普通股。至2004年末,德意志银行普通股股数为5.44亿股,较2001年减少12.5%。
通过股票回购,德意志银行返给股东45亿欧元回报,提升了股东回报水平。同时,股票回购也减小了普通股基数,提高了每股收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