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集团管控集团管理集团型管控集团型管理战略管控 |
分类: 集团管控 |
德意志银行集团经营转型管控手段(七)
6、强化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
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战略的实施要求风险管理体制进行相应改革,而严峻的市场环境对德意志银行改进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强化风险管理,提升企业运营素质,成为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内容。
一是改进内部评级体系。德意志银行2002年对公司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标准做出改革,将几套10级评价体系整合为一套更精细化的26级测评体系。德意志银行根据资产组合的历史违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各级标准的违约概率进行确定和划分,将这些违约概率划入几个级别后,能与国际主要评级机构的标准保持基本一致。这套更精细化的评级体系有助于统一德意志银行对一般市场业务的内部评级标准,同时能够提高各机构之间不同资产组合的可比性。
二是调整贷款风险管理办法。德意志银行2003年对CIB中心下的公司贷款风险管理办法做出重要调整,建立贷款风险管理集团(Loan Exposure Management Group,简称LEMG)。LEMG主要负责压缩贷款组合中的单笔信用和行业信用风险,同时利用贷款销售、抵押贷款证券化、单笔信用或信用组合违约互换等手段积极管理信用风险。LEMG管理由原始到期时间超过180天的放款和贷款承诺构造的投资级别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2004年LEMG将原始到期日超过一年的对中等规模的德国公司的贷款或贷款承诺也纳入信用风险管理范畴。2004年末,LEMG持有的信用衍生品达185亿欧元,较2003年末增加32%。同时利用混和抵押贷款方式,2004年减轻了72亿欧元的信用风险,控制成效较2003年提高1.25倍。
三是进行资产结构调整,改善信用风险状况。2001~2004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压缩贷款资产规模,扩大交易资产占比。2004年末贷款净额为1363.44亿欧元,仅为2001年贷款规模的一半,而交易资产达到3731.47亿欧元,较2001年增长27%。资产结构的变化导致信用风险规模改变,2004年德意志银行信用风险合计4752.77亿欧元,较2001年下降15%,其中贷款规模下降对于信用风险下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调整贷款组合结构,改善贷款风险构成。2001~2004年德意志银行贷款组合除规模下降外,贷款的品种结构也进行了显著调整。2001年德意志银行2650亿欧元的客户贷款中,零售贷款占比仅为22%,企业贷款占比为67%。2002年起零售贷款占比逐步提升,至2004年德意志银行1390亿欧元的贷款中,零售贷款占比达到45%,而企业贷款占比降至38%(见图4)。零售贷款主要包括楼宇按揭贷款、消费贷款、家居装修贷款等,一般有较充分的物权抵押,具备一定的风险缓释功能,提高零售贷款占比改善了德意志银行贷款组合的整体风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