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居住过的桥南小区【图】

标签:
365桥南小区居住过筒子楼西坝二公司 |
分类: 趣闻佚事 |
摄影|高山寒雪
【题记】桥南小区在西坝的桥南,属于二公司的管辖范围,过去都是一些老式住宅,还有两座筒子楼(后改建成住宅楼),后来又兴建了几座新经济适用房,形成了新楼、老楼并存的格局。1983年以前,我曾经住在这里。
↑过去一直不知道这里叫桥南小区,直到最近有事经过这里,才看到这样的几个字。
↑这里原来是一个圆顶的影剧院,职工都戏称为“碉堡楼”,前些年“碉堡楼”被拆除,这里盖起了新楼。
↑对面的楼叫“梅花楼”,因三个单元呈放射性布局貌似梅花而得名,也是老楼,后来把外墙穿上了“衣服”。
↑这是一号楼,四层,把筒子楼对门两间连起来,按户隔开,在前面建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就成了住宅楼。
↑在这栋楼前遇到了过去的老同事,跟他聊了一会儿,他说每家的面积有50多平方米,当时买下来只花了5000多元。
↑这是二号楼,我当年成家时就住在这栋楼的三层,那时还是筒子楼,一间单身寝室不到20平方米。
↑1982年夏天,单位把一号楼成家的职工统统赶到了二号楼,我就住在这栋楼的二层。
↑俗语道:知足者常乐。要改变生存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面对现实。
↑这个场子还像过去一样破败,前面的红砖结构是单位的老澡堂,已经早就废弃了,听说里面住了人。
↑这一片属于下西坝,不知下西坝整体拆迁,这块是否纳入了规划。
↑二号楼的背后是和平路,与一号楼呈“L”,和平路车流量小,灰尘相对也少些。
↑一号楼一层第一个窗户,当年是卖肉的,我在这里买过肉,但当年猪肉要计划,每人每月半斤肉。
↑这是进桥南小区的大门,另外还有两个出口,基本上是开放式的。
↑老人们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仍然过着含饴弄孙、繁衍生息的日子。
↑能住上新房的人,算是了了一件大事。记得当年这些新房是800元一平,许多人觉得贵了,不少人都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