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死得不明不白(新书《我不是教你诈⑤》前言)

(2007-06-15 16:51:48)
分类: 刘墉「处世系列」
 
刘墉先生最新处世学代表作《医疗真实面》,共十二万字,已经接近完成,预计分为上下集出版。我们现在再刊出另一章,让大家先睹为快。
《医疗真实面》
目录
前言 别死得不明不白
第一章 两道疤痕
第二章 老将出马
第三章 贝贝的大眼睛
第四章 来一刀!
第五章 嘴里的阴沟
第六章 中西合弊
第七章 当伟哥遇上柔妹
第八章 套子怎么不见了?
第九章 打假尖兵不手软
第十章 打到你发抖
第十一章 花市奇遇记

前言
〈别死得不明不白〉
我父亲是学药剂的,在我二伯开的药厂里工作了几年,也当过「陜西戒烟所」所长。他去世,留给我一堆医药方面的书,那些书我都看不懂,但有个好处,就是我十三岁时家里失火,整面书架成了「防火墙」,所以没有波及邻居。
我的邻居当时是台大医院住院部主任,父亲死后,母亲常说只怪他们搬来晚了,否则早认识,我父亲也不会死,她这番话,我过了十几年才懂。母亲也常怨父亲学医药,没好处,反有坏处,是父亲自以为内行,又跟医生打成一片,大家嘻嘻哈哈,直到把病拖坏了,那些医生朋友才明着跟他讲:「我们医院治不了,您还是转院吧!」

家里失火之后三年,我总咳嗽、胸痛,去看了两次医生,都说没问题,只是神经痛。
隔不久,我半夜吐血,吐了半盆,进入台北中心诊所,医生看两眼,照个「片子」,没再管我,却把我母亲叫到隔壁房间骂,说人都快死了,怎么妳都不知道?难道没看过医生?
接着,我休学一年。

又隔两年,我总觉得心跳气急,有人介绍一位国外回来的名医,诊断为「精神紧张,心脏不协调」,给我先开镇静剂,又开一种降血压的药,看了好几年,没改善,幸亏护士暗示我去看新陈代谢科。
我看了台大的陈芳武医师,被骂一顿:「怎么眼睛都凸了才来?」没多久,他就把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治好了。
陈芳武真是位极有个性的好医生,他不但骂我、骂我上一个医生,也骂同事。
为了治凸眼,我去看眼科,那医生为我在眼球后面注射可体松,陈芳武知道了,拉着我,冲过长长的走廊和一层楼,把那眼科医生骂一顿:「你给他打,他自己不分泌了,怎么办?」

大学毕业第二年,我进入中视新闻部,跑医药和警政,这两条线真不错,使我能看到不少好医生、听说不少医药界的黑幕,还有,就是帮人找关系,使会「救死」的,成为「救活」。当然,也就知道许多明明能「救活」的,却被「救死」。
我也有不少这种消息,都是从护士那儿听来的,因为我除了跑新闻,晚上也在家教国画,有两个学生同在一家大医院工作。我常听她们「咬耳朵」,说当天手术室里某笨蛋又弄死一个。

跑了五年医药警政,我出国,有两回走在街上突然头晕,差点被车撞死,看洋医生,说只是「失神lost concentration」,多吃点维他命就好。
直到多年后,我去报税,会计师的丈夫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胸腔内科」的教授,而且诊所在旁边,我进去聊到这事,就为我「听听」。他才听两下就说不对劲,你肺下头都没声音,支气管不通嘛!怎么一直没发现?
我又去看敏感科的医生,用个机器又吹又吸,才发现肺只「工作」了百分之五十二。如果我再不治,随时可能报销。

六年前,我老母在公园脑溢血,送到医院,虽然急救回来,却不能走、不能说话,也听不懂话了,拖了一年,终于辞世。
我后来勤读医学书籍,发现许多对脑溢血病人该做的,急诊室都没做,就请教我的医生朋友。
朋友笑笑说:「谁让你没立刻找你熟识的医生去,有自己的人在,他们就不同了。」
我说要告那医院。
朋友又笑笑,告不赢的,她太老了!不值钱了!然后叮嘱我一堆避免被「试刀」的方法。他说得好,初出道的医生总得慢慢上手吧!用谁试刀呢?当然是没关系的、不怕被医死的。
这使我想起我太太美髪师的姐夫,肝癌,美国医生动手术,打开来,又缝上了,说没办法,等死吧!所幸那人的儿子在台大学医,立刻找教授、寻门路,把病人接回台湾动手术,居然又活了五年,还四处旅行,享受不少余生。

我的医生朋友太多了,从我院子扔出一颗石头,打到的八成是医生。我的左邻是小儿科,左对门是脚科,右对门是心脏科。我一个礼拜打三天球,其中两天是医生球友,一位是医院院长,一位是牙科名医。
正因此,我耳濡目染、旁敲侧击、咨询请益,对医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也很喜欢台北的医生,当我血脂化验报告出来,正常。医生说「对不起!你正常,不能继续给你开药,必须不正常才成。」
我说「正常是因为吃药啊!」
那医生很坦白,叹口气说碍于健保规定。
我又跟台湾医界的朋友说,他们居然一瞪眼:「你笨!你停药两个礼拜再验嘛!」
另外一位说得更棒:「你早上吃一餐油油的早点,再去验,就说你是『空腹』。」

我又跟大陆的朋友说这笑话,岂知他们根本没感觉,叫我上网,自己看看,那里的黑幕有多少。我在美国的一位富豪朋友,认识一堆达官显贵,竟然也上过当。他在大陆摔伤就医,说髋关节裂了,花了不少银子、躺了不少日子。他后来把X光片带回美国,医生看了居然说:「根本没裂嘛!」问题是他前些时胸痛,幸亏及时送医,做了心脏血管支架,捡回一条老命。才发现他的美国医生也粗心,多年来居然没给他作过「跑步机」运动心肺功能测验。

过去半世纪,我亲自经历,也冷眼旁观。看了太多可怜可悲可恨可憾的「医界现象」。也藏身在社会角落,亲自去访查求证,发现药局医院的许多诡异。
但我都忍着,虽然写了四本《我不是教你诈》,却未曾涉及医药的题材。因为我知道自己还是外行,没资格论断。
直到大前年,我的一位好朋友,对我说他怎么被医生延误了。明明可以「立刻」安排美国最先进的医疗,他在台湾的医生却说得靠特殊关系,才排得上,然后要他一次一次「进贡」。
他对我述说时,已经病危,脖子削去三分之一,声音好像由个小盒子里传来,颤抖而带有回音。我听得很吃力,但我答应他,要写出来,使别人不再上当。

于是有了这本书,从医、疗、药、检的虚伪、不肖商人的卑劣、医疗体系的疏失、贪官污吏的包庇到民众应有的警觉。
我没有要斗争哪些特定对象,只是写出我在各地的观察与感触。所以书里的故事就算是真的,也经过改写,任何人名(除了这前言里提到的良医大名)、药名、补品、化妆品名,都是虚构。
很巧的,本书完成时,美国有位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顾鲁曼(Jerome Groopman, M.D.)也出版了一本《医生是怎么想的(How Doctors Think)》,里面坦承了许多医界的问题。根据顾鲁曼统计,在美国有近五分之一的病人被误诊,每年因此冤死的达到九万人。
美国如此,台湾呢?中国大陆呢?
只怕多得多!
请多想想、多问问、多看看、多学学,以免有一天,我们或我们的亲人,明明能「救活」,却硬是被「救死」。死在病人的无知、医生的误诊、家属的粗心。
而且死得倾家荡产、不明不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