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脸”佛寺的清真寺

标签:
新疆旅游乌鲁木齐陕西大寺李白故里纪晓岚阅微草堂 |
分类: 游记中国 |

乌鲁木齐的人民公园位于红山之南乌鲁木齐河以西,这一带也是乌鲁木齐城市历史的起点。

这里是由乌鲁木齐河河床摆动而形成的一片长满芦苇的湖泊,新疆首任巡抚刘锦棠将这里整修并改称为鉴湖。

人民公园内也是绿树成荫人头攒动,这里是平地又更靠近住宅区和商业区,因此这的人气比红山更旺。

这座位于鉴湖之中的小楼叫湖心亭也称鉴湖亭,它是1898年由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属变法派被流放至此)修建。

鉴湖亭是鉴湖中视野较开阔的地方,从这里可以远眺红山,两者也彼此互为远望之景观。

这组建筑叫丹凤朝阳阁,是1921年由当时的新疆省议会议长李溶仿造故宫太和殿的样式修建。

原先朝阳阁前立的是新疆省主席杨增新的铜像,该像后来被盛世才销毁,如今立在这的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这也算是荣归故里了,他出生于碎叶城,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市西南的楚河南岸,离新疆不算远。

这一带原先是乌鲁木齐河的一处绿洲,现在这里仍然是鸟语花香,乌鲁木齐就是从这片绿洲逐渐发展起来的。这里还是当年纪晓岚写成《阅微草堂笔记》的地方,这本书与《石头记》和《聊斋志异》并称为清代三大小说。

这个长廊叫火车长亭,也是上世纪20年代建的(是否为原建筑不得而知),当时这里就被开辟成了公园。

最早这里叫同乐公园意为与民同乐,后来叫迪化公园,再后来叫中山公园,最后改成了现在的人民公园。个人觉得还是第一个名字更好,这里确实是一处全民同乐的地方。图上的这些老年人正在唱戏,以前我总说汉族最没有特点,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有鲜明的民族服装和能歌善舞的民族风气,其实我们的唱戏和扭大秧歌也应该算特色。

现在国内很多城市公园内的儿童乐园都消失了,人民公园内还保留着,在这方面乌鲁木齐的儿童要幸福的多。

这是儿童乐园内的一处大排档,里面都是新疆的特色小吃和烧烤,不过这里的人太多买什么都要排队。

离开了热闹的人民公园,我来到了这处位于几公里外的安静小巷,来这的目的也是为了寻找中土元素。

这是一座标准的少数民族风格的清真寺,来这里参拜的大多是维吾尔族的信徒。

转过一条巷子就会看到这座中原风格的清真寺,来这祈祷的多是回族的信众。它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不是看到旁边的阿拉伯文或维文石碑,相信大多数看到这座寺庙的朋友都会误以为这里是座佛寺。

这里是回族在乌鲁木齐市最大的清真寺,始建于乾隆年间,现在的寺院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扩建后的样子。因早期寺院的筹建者为咸阳马氏,所以这里才叫陕西大寺,它的建筑风格和规划布局与中原内地的佛寺非常之像。

回族在中学历史书上说是出现在元代前后,是汉族和西域民族融合的产物。现实中据我从身边回族朋友那的了解以及旅行中与回族人士的交流得知,其实回汉两族在血缘和文化上的差异并不是很大,简单点说他们就是信了回教的汉人(这种说法只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不要较真,也请息怒!)。

陕西大寺比较开放,可以进去也可以在门外观望,殿内的设置与世界各地的清真寺差不多只是多了点中国元素。

这是陕西大寺的一个跨院,此时这里好像正在举办一个家族的庆宴,但具体是婚丧嫁娶的那一类我看不出来,反正孩子大人来的很多都在外面等着开席。世界各地的宗教场所一般都具有我国民政局的部分职能,好像目前就汉传佛教的寺庙没有承办婚嫁的功能。还有一点必须得提下,这座很有历史和特点的寺庙是开放且不收费的,红山公园内的大佛寺还得买五块钱的门票,所以也不能完全怪我们的民族没有信仰,我们的宗教也是出了些问题。
前一篇:逛大巴扎尝手抓羊肉
后一篇:吐鲁番站跟吐鲁番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