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牯岭(遗A)

标签:
庐山牯岭别墅特色美食世界遗产 |
分类: 游记中国 |
从九江上庐山有很多种交通方式,其中最经济实惠的当然是在长途汽车站坐公共汽车了。
这种小客车虽然不是很豪华舒适,却可以让你只花15块钱就能到达庐山的山顶。
虽然从九江城里能看见庐山,但从市区到山顶还有差不多30多公里,的士和旅游车的价格都不低。好在庐山上有个牯岭镇,所以九江到庐山保留了长途汽车。这座很像美国国会山的建筑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九江的法院。
前面隐约可见的红色建筑是庐山的大门(山下),在这就要买票了。庐山门票没有淡季和旺季的分别,只是每年在春节的那个月实行免票,我去的时候票价好像是180元。如果是庐山居民的亲属提前一星期申请可获得免票资格,但每年免票的名额是有限制的(为了卖票连当地人的生活都受到了限制,这也算是一个中国的特色)。
过了大门就开始进入庐山的盘山公路(北山),这段1953年通车长24公里的公路是庐山的第一条公路。在公路通车之前,山上的物资人员往来都是靠山道由人力和畜力来完成的。
公路只有刚好容下两辆车的宽度,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坡度很陡转弯也很多,据当地人讲从建成到现在出过不少事故。我去的时候是人很少的二月,一路顺畅几乎没什么车,即便如此仍感觉山路好像长得永远没有尽头。后来听说,十一黄金周时上万辆车将这条路彻底堵死,我能想像到当时车里的人是多么的崩溃。
北山公路是由北向南紧贴庐山东沿上山的,理论上这里是观赏鄱阳湖的好位置,可惜那天的云雾太多根本看不清山下。而据当地人说,现在鄱阳湖的面积已缩小了很多,不是非常好的天气,不是湖面膨胀的时候是很难看到鄱阳湖的,还能够容易看到的只剩下这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本身了。
这里是山顶的北大门,过了这个门就算是到了庐山的山上。
这里是庐山(牯岭)汽车站,没有停车的广场,售票处候车室全都挤在这门里不大的空间内,正是因为有了它,才让庐山上的百姓有了更便宜的出行选择。
庐山与其他名山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的山上有一座城市——牯岭镇。这个镇全部建在海拔1000米上下的庐山山顶盆地中,因庐山常年被云雾环绕,因此它又有“云中山城”的美称。
牯岭是九江市庐山区下属的一个镇,户籍人口13000多,实际常驻人口有两万多,再加上游客和临时来访的人员,使这庐山的山顶比其他名山的山顶要热闹很多。
这里是牯岭镇的中心地带,眼前是一座开放式的公园,旁边是牯岭的主街,它是一条蜿蜒曲折并且只有一面有临街建筑的街道。这条街边绝大多数建筑的格局都是一层为门市,二层以上住人。
牯岭镇兴起于19世纪末,随着英国商人李德立的租地开发,吸引了大量的西方人士进入庐山,逐渐地在庐山牯岭一带就形成了牯岭镇。如今牯岭街头仍然有很多历史久远并带有浓郁欧陆风格的建筑。
这是我在牯岭见到的最大的超市。庐山上这座有数万人规模的城市给我们这些外来人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山上的物价没有其他名山那么离谱。毕竟山上的几万人也是要生活的,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也都是普通的劳苦大众。
牯岭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万国街市”,这里建筑原先的主人们几乎涵盖了全部西方国家。所以,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很多风格各异的房子。它们大都依山而建,在朦胧中透着神秘和优雅。牯岭是个完整的镇一级地方政府,所以山上拥有全套的市政和行政的公共设施。
在牯岭,不但能看到中华本土的文化宗教,也能看到很多外来的文化和宗教,所有的一切都和谐地相处在一起。
这里除了漂亮的欧式别墅以外,也有很多建国后修建的普通住宅。这些房子一般都在比较背静的街道里。
在中华名山中,泰山和峨眉山的山顶空间也很大,也都建有相当规模的建筑和拥有常驻人口,但它们的存在主要是因旅游而兴起也因旅游而存在,有着很大的季节性差异。而庐山的牯岭则是完全真实的一个镇,它不因季节变化而膨胀或萎缩,庐山也确实是这些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云雾缭绕自然清新的地方是一种福,虽然山上的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局限,但这里的确很美,美得令人陶醉,美得足以抵消生活上的不便。据说现在当地正在实施人口搬迁计划,最终的目的是让庐山上的数万居民都搬到山下去,而山上则成为专门为旅游服务的产业区。当地人的反对声音很大,全国范围的争论也不小,但愿这计划永远都别实施,如果真变成那样庐山还是庐山吗?庐山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必要保留吗?
庐山的夜晚因牯岭的存在而变得绚丽多彩,这是其他名山没办法比拟的。
因为牯岭的存在,庐山上的金融、服务、通讯、交通、商业、餐饮、卫生。。。等所有的配套设施都很齐备,对于游客来说这又是间接的受益。
庐山上的宾馆酒店也因牯岭的存在而比其他名山多,接待容量也更大,随着而来的就是价格相对其他地方要便宜一些(起码有更多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所有的游客)。
这是牯岭老街边的一家普通饭店,虽然是旅游淡季但这里的客人并不少,其中有不少就是本地人。
庐山有许多特产,其中最著名的是“云雾茶”和“三石”。这“三石”是三种吃的东西,分别是石鸡、石鱼和石耳。画面里用白菜炒的那个黑色的东西就是石耳,是一种看着像木耳的菌类。那罐汤里就有石鸡和石鱼,石鸡就是庐山上的一种蛙类动物,石鱼就是像虾皮大小的一种小鱼,所以千万别真把它们当成主菜。
“三石”的名声很响,但吃起来的口感并不如传说中的那么好。反倒是这些没什么名气的小点心味道很不错。
早有贤人雅士,
醉心此间山河。
三省通衢聚商贾,
左拥江汉右含鄱,
形胜更天国。
清风常卷云雾,
牯岭遍罩烟萝。
如琴亭榭留残雪,
美庐做瑟雨奏歌,
怎能不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