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人

标签:
意大利威尼斯出租司机空中小姐马可波罗 |
分类: 游记欧洲 |
任何一座城市都不过是一堆砖头,只有有了人之后城市才有了灵魂,最后咱们再来看看生活在威尼斯的人。
这种穿老式“海军服”的人就是威尼斯小艇的船夫,翻译成我们熟悉的称谓就是出租司机。经济危机时他们的生意也有些惨淡,穿蓝色衣服的司机年龄可不小,不过千万别以为这是虐待老人,他确实还没到该退休的年龄。
威尼斯是座历史显赫的城市,这里也有为数众多的历史名人,跟学术大师和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相比,威尼斯最为我们熟悉的却是一个很普通的商人——马可波罗。
在威尼斯还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穿着古代服饰的人,他们通常是作为餐馆拉客人的迎宾。这工作技术含量有点低,所以经常是移民做。在白人的城市威尼斯一个黑人做迎宾,这是21世纪人类走向融合和进步的标志。
威尼斯又是个充满商业基因的城市,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赚钱”。这是圣马可教堂钟楼的售票处,不足百米高的钟楼票价8欧元。这价格跟国内景点比还不算贵,毕竟这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钟楼,全世界闻名遐迩并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在欧洲这就不算便宜,艾菲尔铁塔300多米高全程票价才11欧元,而知名度要远高于这个钟楼。
这里是典型的威尼斯街道也是著名的市场,看着乱烘烘的,甚至还不如现在国内很多有名的市场气派。可就是这种很传统的生活方式,却给这里人带来远高于我们的物质生活,有时候确实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这是圣马可广场最出名一家餐厅的招待,他是个50多岁还有点秃顶的小老头。这形象和岁数如果在中国,恐怕早就被服务行业淘汰了,但在这他却是该餐厅数十名男服务生里的少壮派,这就是劳动保护法保障的结果。出过国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外国很多岗位都是老头或老太太在做,比如60多岁的空姐。这是因为他们法律规定裁减人员要从工龄最短的开始裁,目的就是为保护岁数大找工作困难的人。如果哪个老板敢随便炒谁的鱿鱼,那他可就摊上大事了。。。
今天的威尼斯小商贩已不再像书里写的那样奸诈,这大杯的水果售价在欧洲真不算贵,毕竟给剥了皮又给洗干净了。两欧元在欧洲富国的价值也就是半盒烟、一个面包、一张公交车票或一小杯啤酒。
这是个24小时刻度都用罗马数字标识的大钟,远处的就是里亚尔托桥。从这里正好能看到它跟陆地和街道之间的关系,不过看着也不是很清楚,没办法这城市的建筑实在是太拥挤了。
威尼斯的人流很大但街道很窄,因此处处显得拥挤,这是在国外很难见到的情况,连路灯柱子都没地方放,灯只好都安装在房屋的外墙上。
西方人都很喜欢阳光和贴近自然,当时的天很热,尽管室内有空调环境也很典雅,但里面的桌都空着而广场上却找不到座。这家餐厅挺有名,菜、甜点和服务都很有欧洲顶级餐饮业的水准,餐厅的乐队水准也挺高。
威尼斯是国际性城市,还是文化气息浓郁文化融合和谐的城市。一个欧洲人开的咖啡馆悬挂着中国式的灯笼,两位操着南美口音西班牙语的中年妇女在谈论着非洲的故事,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
威尼斯的人口构成原来就很杂,在全球化背景下就更乱了,实在区分不出哪些是土著哪些是游客,但出现在这的人没谁把自己当外人,这座自古以来就是国际性都市的城市有很好的包容性,无论人还是动物都能和谐共处。
让人怕远不如让人爱来得好。我们大部分同胞都生活在没有鸟儿的世界里,我们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在有了鸟儿的陪伴之后才能感受到,像鸟一样自由地生活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欢迎欣赏相关的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