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欧盟的总部(遗A)

(2009-05-20 04:50:16)
标签:

汉莎同盟

德意志

欧盟

中世纪

文化

分类: 游记欧洲

古代欧盟的总部(遗A)

    吕贝克,一个德国北部边陲的小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很不显眼。就是这样一个宁静、古朴的小城,在几百年前的中世纪却曾叱咤风云,它曾引领过大半个欧洲甚至世界的历史。因为它曾经是古代欧盟——汉莎同盟的首府。

 

    今天的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政治联盟,算是一个新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探索。尽管它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的魅力以及给普通人所带来的好处已经是显而易见了。欧盟27国的人,不再因为签证和居留这些人为设置的障碍而阻挡个人的发展和生活,穿梭大半个欧洲,也不用再为兑换各种稀奇古怪的货币而犯愁,更不用为汇率差造成的个人财富莫名其妙的蒸发而苦恼。所以说,欧盟这个概念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其实这样开放式的社会组织形式并不是今天的欧洲人发明的,早在800年前,欧洲的先人们就已经建立起了欧盟的雏形,那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汉莎同盟”。德国北部的小城吕贝克(香港和台湾称卢卑克)就是当年“汉莎同盟”的“首府”。

 

    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和环波罗的海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汉萨(Hanse)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会馆”。13世纪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50个。1367年,汉莎同盟成立了以吕贝克城为首的领导机构,有汉堡、科隆、不莱梅等大城市的富商和贵族参加,它还拥有武装和金库。从1370年战胜丹麦订立《斯特拉尔松德条约》开始,同盟垄断了波罗的海地区的贸易,并在西起伦敦,东至诺夫哥罗德的沿海地区建立商站,实力颇为雄厚。15世纪开始转衰,直至1669年解体。

古代欧盟的总部(遗A) 

    汉萨同盟出现之前,德意志地区曾经存在过两个自由市同盟——莱茵同盟和士瓦本同盟。两个地区的城市通过结盟的方式来防卫地方贵族对商队的掠夺和强盗的抢劫。很快这种城市联盟发展为一种互利手段,成员城市间相互放弃征收水路和陆路的通行税,并通过协调的方式解决彼此争端。这种城市同盟是德意志地区市民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觉醒并发挥影响的表现之一。然而莱茵同盟和士瓦本同盟到14世纪时都先后解散了。

 

    由于种族相同,以及拥有共同利益,在国外的德意志商人集团逐渐趋向于联合,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联盟,以减少竞争。1210年,吕贝克和汉堡同意在某些事务中使用共同的民法和刑法,并彼此在本城中保护对方的商人,可视为汉萨同盟的肇端。1241年,两城为保护其商人抵御抢劫者和海盗的袭击而结成了正式的联盟。1259年,吕贝克、罗斯托克和维斯马为镇压海盗而结成了类似的联盟。到1282年,伦敦和布鲁日的汉萨同吕贝克和汉堡等城市的汉萨合为单一的合作团体时,就北德意志的四座主要商业城市而言,汉萨同盟已经形成。“汉萨”一词来自哥特语“军队”或“连队”,在德语中原意为“堆集”,初指同业公会或行会,后指在国外的德国商人团体。在14世纪以前,“汉萨”只是用来称呼伦敦和布鲁日的德意志人团体,如“科隆汉萨”、“汉堡汉萨”,此后也被用来统称北德意志商人的商业共同体,商人汉萨自此演变为城市汉萨。

 

    1293年,应吕贝克的一再要求,来自梅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的商人在罗斯托克召开代表大会,决定今后凡与他们有关的案件都按吕贝克的法律解决,有26个城市投票通过了这一决议。吕贝克成为汉萨同盟总部所在地,吕贝克法律成为同盟之共同法律。汉萨同盟成立之后,其宗旨很快从镇压海盗、打击掠夺行为和取消不合理的通行税等保护商业的行为,转至在海外扩展商业势力和垄断商业利益,压制来自同盟外的德意志城市以及来自英国、俄罗斯和佛兰德本土的商业竞争。到1300年,从威悉河口的不来梅到维斯杜拉河口的但泽,沿波罗的海的所有德意志港口城市都加入了汉萨同盟。普鲁士和立窝尼亚骑士团的城镇不久也加入同盟。到1356年,在吕贝克召开第一届汉萨同盟大会时,其成员已增至52个。

古代欧盟的总部(遗A) 

    随着北方来自丹麦和南方来自勃兰登堡的军事威胁的扩大,汉萨同盟开始建造海军,并由单纯的经济同盟演化成经济-政治-军事同盟。许多城市为了获得商业利益或获得安全保障而加入同盟。加入同盟后即可受到保护,使得商业诉讼不受封建法庭的管辖。任何逮捕同盟成员、对同盟失信、或出售夺自汉萨同盟商人赃物的城市,都将受到汉萨同盟的贸易抵制。一个汉萨城市的市民,可以在其他汉萨城市受到公正审判,若遭到骚扰则可向任何一个城市求援。在同盟的集市上,禁止任何非同盟成员的商人进行交易。但加入汉萨同盟的条件也是比较苛刻的,凡是不位于沿海地带或通航河流两岸、或没有自主权的城市,都无权加入汉萨同盟。入盟申请通常寄给吕贝克,由同盟议会加以考虑,在大会中决定接受或拒绝其入盟。由于各城市的财富、所处位置和重要性不尽相同,因此各城市的入盟条件和缴纳的盟费也不相同,在同盟内部出现了盟员城市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此外,居住在同盟势力范围以外(如英国、西班牙、法国)的个别商人或商业团体也可以向汉萨同盟申请获得同盟特权。

 

    根据汉萨同盟法律,任何汉萨同盟成员未获得邻近的4个汉萨城市同意之前不得进行战争。一些城市由于拒绝履行盟员义务、或违背某些同盟法规和惯例而被开除,还有一些城市因不愿承担参加汉萨议会的开销而自动退盟,被开除的城市商人将失去在各个汉萨城市的特权并被逮捕其货物将被没收。汉萨同盟的口号是“对内一致,对外和平”(拉丁语: CONCORDIA DOMI,FORIS PAX)。就其政治性质来说,汉萨同盟只是个松散的城市同盟,而非联盟国家。该同盟没有成员名册,没有共同防御方针,没有制订过对所有成员城市有约束力的法律,也没有进行过任何一场有同盟全体成员参加的战争。从理论上讲,同盟每三年一次在吕贝克召开议会(Diet),开幕日期通常在复活节前后,被称为“汉萨日/汉萨会”(Hansetag)。但实际上会议召开次数在逐年减少,从1363年至1550年召开了53次议会,头37年里召开了34次,之后60年里举行了12次,最后40年中只举行了7次。一些比较贫穷、无力负担赴会费用的城市委托其他城市代表本城出席,如果三次不能派出代表,则被开除盟籍。

古代欧盟的总部(遗A) 

    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早期是汉萨同盟的鼎盛时期,虽然其商站只局限于波罗的海、北海和俄罗斯,但其商船却远及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其注册商船大至1000到2000吨,汉萨商人通过向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建领主和其他国家的君主提供借款,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特许权。在其全盛时期,汉萨同盟左右着丹麦和瑞典王位的继承人人选,英国国王甚至不止一次将王冠抵押给汉萨商人换取贷款或向其央借舰队和海员。汉萨同盟也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凭借商业和武力赢得了各国的尊敬(左图是瑞典为纪念汉莎同盟而发行的邮票)。

 

    1669年,历史上最后一次汉萨同盟大会在吕贝克召开。罗斯托克、布伦瑞克、科隆、汉堡和不来梅等市派代表参加,但此时同盟已名存实亡。会议结束后,许多城市宣布脱离汉萨同盟,最后只剩下吕贝克、汉堡和不来梅三城仍保留“汉萨自由市”(Frei und Hansestadt)的称谓。

 古代欧盟的总部(遗A)

    拿破仑战争为汉萨同盟带来了最后打击,汉堡、吕贝克和不来梅的商船队被封锁欧洲大陆的英国海军消灭,吕贝克从此彻底衰落,汉堡和不来梅则借助19世纪新德意志帝国的兴起而获得了新商业中心地位。1937年,作为对吕贝克早年曾禁止其发表竞选演说的报复,希特勒取消了吕贝克的“汉萨自由市”称呼,将其并入大汉堡地区。

 

    今天的吕贝克在德国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边陲小镇,可它确实有过无比辉煌的过去。这座叫荷尔斯泰因的城门位于今天吕贝克的市中心,也是这座城市辉煌历史的见证。在它的上方就书写着汉萨同盟的格言:“对内一致,对外和平”。可惜的是,我去的时候这城门正在整修,没能亲眼看到那一行字。

 

出版预告:

 

    由于旅行未归昨天没更新博客。应部分网友要求,下周将向大家介绍“大斯德哥尔摩”。这可是耗费不少精力才写出的博客,它会让朋友们对斯德哥尔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下周二我们不见不散!

 

返回伯爵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