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结,也都有一个大国之梦。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之处和赢人的地方,否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可能早就被浪花淘尽了。
瑞典人从杀人越货的海盗变成如今文质彬彬的绅士,不得不让人感叹沧海桑田。
12月10日,在中国这是个普通的日子,在瑞典它却很重要,因为这天是每年诺贝尔奖颁奖的日子。也许只有在这一天,瑞典才能被全世界注意到。在平常的时候,瑞典在很多人眼里的确是个小国,小的甚至有些微不足道。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结,也都有一个大国之梦。每个民族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和赢人的地方,否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可能早就被浪花淘尽了。相对于中国,瑞典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国,但这里的人跟我们没有区别,他们也有自己心中的英雄和引以为豪的东西。今天的瑞典从很多方面来看确实都很小,它位于北欧这个远离世界舞台中心的角落,再加上它有近两百年时间保持中立,所有的一切汇在一起,注定了它现在的安静和默默无闻,学识不很渊博的人,甚至一生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个国家。现在看似绵羊般的瑞典,在历史上却曾经有过令一半欧洲人头疼的记忆。
大约在公元1000年左右,瑞典开始正式形成国家。在这之前,它有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称呼——“北欧海盗”。比较直白点的比喻就是,那时候瑞典跟古代活跃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很相似,虽然文明程度不一定有南边的农耕民族高,但作战能力却非常让南方民族胆寒。唯一不同的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是骑着马来中原光顾的,而瑞典海盗则是坐着船。
瑞典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命运差不多,也经历过许多磨难。1397年,也就是建国400年之后,瑞典就被丹麦灭亡并成为了丹麦的附属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523年。那一年,瑞典的民族英雄瓦萨(他就是后来的国王Gustav一世,1523-1560在位)带领农民义军赶走了丹麦人,使瑞典重新获得独立并持续到现在。1524年,丹麦承认了瑞典的独立(根据《Malmø条约》丹麦语,中文意思是《马尔默条约》)。从那时候起,瑞典开始了它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1526年他们将瑞典语确定为官方语言,这个动作相当于秦始皇统一文字。从16世纪到18世纪前后大约200年,历经16位国王,瑞典凭借骁勇善战的民族本色在欧洲北部称霸一时。
大约在17世纪中叶,瑞典领土达到了极盛。当时它的疆域包括今天的瑞典全境、挪威中部、芬兰全境、爱沙尼亚全境、拉脱维亚北部、俄罗斯西北沿海地区和德国北部沿海地区。通过这张15世纪瑞典传教士大奥劳斯绘制的瑞典地图可以看到,当时的瑞典在欧洲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强大的国家(图中蓝色的国徽是瑞典国徽)。
从被俄罗斯的彼德一世抢走圣彼德堡开始,瑞典的国势日渐衰弱。在今天看来,这主要还是跟它保守缺少革新的民族性格有关。在整个航海大发现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瑞典没有哪一个关键项是引导世界潮流的。它之所以能保持国家独立不被殖民,也没被先进国家甩得很远,并且一直处于“发达国家”之列。主要是因为它处在欧洲,这个从近代开始就成为世界中心的地区,在邻国发展的辐射下坐了顺风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欧所有强国,从很早开始就一直以俄罗斯作为其主要的假想敌,早先是因为宗教后来则是因为意识形态。瑞典实际上,是在为整个欧洲在北部阻挡着俄罗斯的西进。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东方大国俄罗斯不可能吃掉有西欧支持的瑞典,一个独立并且保持一定程度强大的瑞典也是符合整个欧洲的利益。
在我的记忆里,瑞典最后一次参与的战争,应该是1814年前后对阵拿破仑的反法战争。从那以后,瑞典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成为了中立国。正是因为保持中立,它才躲过了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级战争。从瑞典的历史和民族特点看,用中国思维是很难理解瑞典的行为。一个如雄师般强悍的民族,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性情温顺的民族。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1905年挪威的独立。
在1905年之前,瑞典和挪威是一个国家。1905年挪威宣布独立的时候,瑞典朝野主张战争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最终还是以国王Oscar二世(1872-1907在位)为首的主和派占了上风。就这样几乎相当于当时瑞典领土五分之二的挪威,在没有流一滴血的情况下独立了。我想,如果当初选择战争,以瑞典的国力打赢挪威应该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但瑞典国王Oscar二世当时却说:“他们想独立就让他们独立吧,如果将来哪一天他们觉得想回来我们还会欢迎他们。现在选择战争胜负未尝可知,即使胜利也只是暂缓了分裂,而战争却可以在两个兄弟般的民族间埋下仇恨的种子。”(我根据外文网站翻译的,不确定来源是否准确,也不确保翻译的内容完全正确,只供参考)如果上述言论真的是出自国王Oscar二世之口,那还真是要对这个100年前的“小国”元首肃然起敬,这境界确实不一般。按现在的眼光看,挪威主动回归是不大可能,但目前两个国家的状态其实跟一个国家的区别也不大。边境没有哨卡也卫兵,两国国民可以自由往来甚至是迁徙,在国际舞台上他们也确实如兄弟一样“共进退”(等于在联合国里有两个表决票)。更为重要的是,瑞典和挪威因为103年前的“正确决定”,没有成为另外的北爱、巴以或是印巴,这确实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幸运,这真要感谢他们的老国王。
今天的瑞典已经放弃了坚持200年的中立国策。1995年,瑞典举行了历史上唯一一次全民公决,最终以52%的多数赞成,通过了放弃中立加入欧盟的历史决定(没有加入欧元,也不是北约成员),瑞典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未来。尽管它跟其他欧洲发达国家一样是非移民国家,但在欧洲范围内,它的移民门槛比较低(尽次于法国),从这可以看出瑞典还仍然有一颗成为大国的心。未来的欧盟部长理事会和欧洲议会里的席位(欧盟中很重要的两个部门,将来很可能决定欧洲的走向),是以各成员国人口占欧盟总人口的比重来决定。目前瑞典在欧洲议会的席位是18个,在欧盟部长理事会的席位是10个,分别少于比利时(20/12)、葡萄牙(20/12)、希腊(20/12)还有荷兰(25/13)。从综合国力看瑞典要强于上述国家,只是因为人口少而导致席位少。因此笔者觉得,瑞典是在有意改变人口比重,以达到在欧盟有更大发言权的目的,至少它还是想成为北欧的“老大”(上世纪法国因为意大利和英国的人口超越而放宽过移民门槛,以达到与欧洲主要国家国力平衡的目的)。
瑞典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瑞典人到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我作为后来者目前还在观察了解中。这个国家很安静,这里的人也比较淳朴善良。随着认识的加深,我会继续向国内朋友介绍它,让大家有个窗口去了解这个遥远、寒冷、安静和神秘的国度。
注:本文所引资料来自图书和网络,写博客是业余活动,因此没有进行更多比较和精确考证,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只供欣赏参考,如有重要用途建议寻求更加权威的材料,切末误事!
返回伯爵首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