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滋病相关知识(连载十)艾滋病的治疗和护理(二)

(2006-11-19 10:27:22)
分类: 连载

4对艾滋病病人的临终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对临终关怀的定义指:为没有治愈希望的病人,提供积极而非消极的安宁缓和和医疗照护;控制疼痛及其它症状,使病人和家属的生活质量达到最佳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对安宁缓和医疗的期指是:肯定生命的价值,而且将死亡视为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刻意加速、也不延缓死亡的到来;除控制疼痛及症状之外,对病人的心理及层面提供整体照顾;强调来自周围的支持,不仅支持病人积极地生活直到辞世,也协助家属在亲人患病期间以及丧亲之后的心理反应都能有所调适。
艾滋病患者临终关怀的原则。掌握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 全方位、人性化的关怀,除正常护理外,特别注意病人的心理改变。
当患者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首先是心理危机,精神障碍。最先出现的反应是否定事实,拒绝接受诊断结果,有人一怒之下把化验单撕碎,甚至大骂化验人员,并去多家医院检查。当明白一切都是真的时,便产生一种心理危机,恨天怨地,特别痛恨给他带来艾滋病的人们。当他面对现实与未来时,内心充满了抑郁与恐惧。
从此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天天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失眠、厌食、甚至拒食,并感到大难临头,死亡将至。濒临死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经历。而艾滋病病人除了像其他人一样感受到恐惧和痛苦之外,还要承受悔恨、愤怒、孤独和贫困,以及被人冷淡、歧视、,疏远、排挤等折磨。因此,对艾滋病病人的临终护理,应着重使病人在肉体和精神上感到舒适与安慰。
据作者了解,病人多因卖血、输血得的艾滋病,他们是无辜者。医护人员应尽量减少其痛苦,“姑息”护理,对症治疗,使其尽可能舒适、安宁地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照护的原则有:
1.使病人感受到他并非孤单的活着。
2.病人能感受到被了解。
3.暗示病人并非没有希望。
4.使病人能重新获得认知,知道将如何生活下去。
5.以专业知识引导病人接受正当治疗,恢复正常的生活。
艾滋病病人因为病程长,多器官发病,故病人所经受的痛苦比一般疾病要大。因此,病人不但需要常规的护理,而且还需要特殊的护理。
艾滋病病人的姑息关怀有以下几种:
1.疼痛处理。疼痛可以引起痛苦,而痛苦又可以加剧疼痛。要解除病人的疼痛,首先必须了解疼痛的性质和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病人的疼痛,提出了“总疼痛”的概念。总疼痛是多种躯体疼痛、心理疼痛、社会疼痛(离婚、失去亲人、失业等)、灵魂疼痛(自责、这是报应)和经济上的疼痛(谁来养活我的老爸、老妈或孩子,谁来偿还家中的债务)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解除病人的疼痛和痛苦,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以联合止痛和心理、社会支持为主。
2.心理护理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心态改变表现方式不同,心理护理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心理表现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1)焦虑 几乎每一位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如疼痛治疗效果如何、是否根除、何时恶化等等,且伴随着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患者常因此而忧心忡忡和高度紧张。医护人员应以宣教为主,讲解有关治疗成功的病例,使其树立信心,消除其焦虑心理。
(2)抑郁 多发生在住院时间长、疼痛治疗效果不佳、治疗中发生病情恶化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自信心降低、身体不适感加重、伴有睡眠和食欲障碍。护理中应以疏导为主,鼓励其尽情发泄、诉说,以便了解患者的真实思想状况,待其心情平静后再给予疏导,帮助分析病情和预后,指出当前如何主动配合治疗。对抑郁严重者,则应了解其有无自杀意念,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3)寂寞 艾滋病患者常受到社会歧视和同事及家属的不理解,医护人员不应歧视患者,并要主动关心患者,加强言语交流,指导与其他患者进行健康交往,提供娱乐场所,适当安排读书活动。
3.不同临终病人的心理关怀
(1)处于否认阶段的病人。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和家属之间要多沟通协调,了解病人对自己的病情知道多少、是否想知道、是否做好了被告知的准备等情况。医务人员和家属最重要的是专注倾听病人的诉说,尽量顺着病人的语言和思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减少恐惧和孤独感。
(2)怒和攻击心理。病人得知病情后,常常抱怨为什么偏偏自己得了绝症,为什么自己的命这么不好,因而对周围充满愤恨、不信任、嫉妒、脾气暴躁,甚至训斥照护人,拒绝治疗或产生自杀的想法。照护者须耐心体谅,主动与病人交流,用很大的同情心,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关怀病人,绝不要指责和教导病人,并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在医护中十分重要,此外,应加强保护措施,防止病人自杀。
(3)悲观抑郁的心理。有的病人得知自己的临终状况后,会陷入悲观、沮丧和抑郁中,或对外界关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或开始交代后事。对这样的病人,家人就要给他充分的保证,承诺会依照他的遗言办事;多陪伴病人,带他到室外散步,到环境优美的地方散心,或介绍一些活动,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多和病人谈论他的回忆和希望。另外,即使病情最严重时,也不能跟他说完全没有希望,这样使他在比较安宁的奋斗意志中,平静的去世。
(4)负罪感。许多临终病人常常有负罪感,觉得自己拖累了家庭,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病人。他们一方面希望早点解脱,另一方面,内心又渴望被爱和被接受。因此,要开导病人,向他保证他仍然是家庭中有用的一员,要让他有生机,帮助他寻找生命的意义。要特别耐心,不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
对艾滋病人常用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措施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因此对于艾滋病病人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是非常必要的。常用的消毒药物有以下几种:
    1.漂白粉  是杀菌范围广泛、应用时间较长的一种消毒防腐剂,对细菌、病毒及真菌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是医院、家庭中较理想的消毒药品,常用于对水源、传染病病房、器具、污物池及病人吐泻物的消毒。应用时可根据不同消毒对象,配成不同比例的溶液、乳剂进行喷洒、浸泡、擦拭或用漂白粉直接进行消毒。
    2.乙醇  也叫“酒精”,能够杀灭多种细菌,对某些病毒亦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常用于注射与手术前的皮肤消毒、器具的浸泡消毒等。也可在就餐前进行手或碗筷的擦拭消毒。由于高浓度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低浓度达不到杀菌作用。因此,使用时须配制成75%的浓度,可达最佳杀菌效果。
    3.过氧乙酸  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高效消毒剂,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芽孢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常用于对房间、器具、织物、餐具以及水果、蔬菜的消毒。将本药配成5%浓度喷洒房间,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配成2%浓度时浸泡、洗涤餐具和水果蔬菜,5分钟就有较好的消毒作用;配成2%浓度喷洒或擦洗家具、浴盆、墙壁等,或刷洗2分钟,均能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4.煤酚皂溶液  也叫“来苏儿”,是一种应用时间较早的消毒防腐剂,对多种细菌、真菌和部分病毒起到杀灭作用,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常用于环境、房间及污物的消毒。将本晶配成1%~5%浓度浸泡器具、用品等30~60分钟或喷洒地面,均可收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5.碘酊  也叫“碘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对大多数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常配成2%浓度,用于皮肤擦拭消毒或疖肿、脓肿的局部消毒。
6.碘伏  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亦有一定的灭活作用。它气味小,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是一种较理想而有前途的杀菌消毒剂。适用于餐具、用具的擦拭消毒。碘伏的有效浓度一般为20%~25%,作用时间为1~10分钟,使用时按所消毒对象配成合适的浓度即可。
7. 84消毒液,是一种速效、广谱、无毒、去污力强的消毒剂,对甲、乙肝炎,艾滋病等病毒,各种杂菌、芽孢等致病菌,杀伤作用强,广泛适用于医院、用具、家庭、食具、食品、衣物消毒。可用1:200~1:500水溶液浸泡洗刷3~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原汁对棉织品、金属等物容易腐蚀,但不伤皮肤,如有接触,用清水冲洗即可。本品已成为消毒常用药,特别是对传染病消毒。
为控制艾滋病的蔓延,保障公众健康,家庭消毒是一项预防艾滋病流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粪尿混合物和呕吐物消毒  在病人的粪尿混合物和呕吐物中加入20%漂白粉,充分搅拌后放置1~2小时,然后倒掉。
    2.生活污水消毒  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漱口水、洗脸水、洗脚水等污水,按10升污水加入2~4克漂白粉的比例消毒2小时后再倒掉。
    3.饮食具消毒  艾滋病病人用过的餐具如碗、筷、茶杯等可进行高温消毒,一般煮沸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4.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包括地面、墙壁、家具、门把手等,可用3%的漂白粉或过氧乙酸喷洒和擦抹。
    5.衣被消毒  棉布类可用水煮沸10~20分钟,然后清洗;对于化纤、绸缎等不能煮的物品,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6.书报、钱币消毒  艾滋病病人用过的书报,可在阳光下暴晒消毒;钱币最好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7.手的消毒  照顾过艾滋病病人或者接触过病人物品的健康人的手,应先用0.2%过氧乙酸液浸泡,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干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