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金战:三大常见设计误区(特长篇)

(2016-11-02 10:15:18)
标签:

王金战

金战学习法

特长

分类: 家庭教育
  本文节选自王金战畅销书《英才是家庭造就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您也可进一步学习王老师30年教学经验倾囊相授而来的《金战学习法》,咨询电话:400-6868-661

王金战:三大常见设计误区(特长篇)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女儿从小就学拉小提琴,孩子拉得也不错。因为小提琴有各种规格,有的很袖珍,小一点的孩子也能拉得了。因此,拉小提琴在孩子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到了初二,朋友的孩子个子长到一米六九了,亭亭玉立。有一次,我们两家一块儿出去爬山,在路上谈起孩子的特长。

我说:“你这孩子拉小提琴,将来的路怕是会越走越窄。”

夫妇俩还不服气,一回去就向北京大学交响乐团咨询。他们问:“你们学校的乐团里,最需要什么人?”

对方说:“我们现在比较缺的是大提琴手。”

“为什么?”

对方回答:“一来,拉大提琴需要个子高的人,个子矮的拉不了。二来呢,拉提琴还得从小抓起。可是,大提琴那么大,一般的小学生达不到拉它的那个高度。小孩子拉大提琴,就像小不点骑大象一样,力度上不来,手指按琴弦还费劲。培养不到位,导致大提琴手断档了。”

于是家长跟孩子商量:“你的身高都一米六九了,还有拉小提琴的基础,现在改拉大提琴,行不行?”

到了初三,女孩转向了大提琴,毕业那年她以大提琴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北京大学,要是拉小提琴,她就不具备那么明显的优势了。

因此,在设计方面,家长们需要避开三大误区:

第一,盲目设计

家长看见人家的孩子学得热火朝天,于是盲目跟风。学了干什么?有什么用?不知道。这是很多家长都存在的问题。家长们能不能再往前看一步呢?孩子学了弹奏乐器、画画、跳舞,能为他的将来做一个铺垫,让他在今后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走得平坦一点,轻松一点吗?什么时候开始培养更合理呢?小学离高考,看似遥远,可一旦把小学这个时机错过了,到了中学,孩子到了十五六岁手指就僵硬了,腿脚也不灵活,再培养特长就有点晚了。

我女儿在学中阮之前,还试过一段时间的二胡。老师教了她一段时间,感觉女儿指法有点生硬,于是他跟我说:“学二胡的人很多,高手如云,你孩子若只把它作为一种爱好,我可以教她。如果你们想通过二胡走高考特长生的路子,她都上初中了,才开始练,我没法保证她能成功。”听老师这么一说,我才慎重地选择了中阮。

第二,战线太长

家长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中国的达·芬奇,音乐、美术、哲学、科技样样精通;或成为当代的曹雪芹,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于是,他们就给孩子选择很多的学习项目,有些孩子甚至要学四五种之多,休息时间都被占满了。长此以往,一是孩子身体吃不消;再一个,他的能力也上不来。

第三,老师的专业性不够

要想持续发展,最好找一个比较专业的老师。如果你只是想让孩子粗通吹拉弹唱,参加普通的业余培训班就行了。但是你要想确定让孩子走这条路,起点就一定要高。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学艺就要拜高明的师傅。否则,艺术上一旦形成了坏习惯,改起来可比一张白纸时还困难多了,成材率也会大大降低。

女儿学中阮,我刚开始就没有准备充分,找了一个北大的学生来教她。等到后来,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再来纠正她的一些不规范动作时,可就费了大劲了。培养孩子,最好找专业水准比较高的老师,把基础打好,为好前程奠定一个好基础。 

王金战:三大常见设计误区(特长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