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蒋勋,说红楼(6)
(2015-02-25 13:55:30)
标签:
文化红楼笔记蒋勋 |
分类: 读书随笔 |
75
春节里探亲,一路上车窗外见得最多的,就是风中的鸟巢。雪小禅写过鸟巢,也写过鸟巢的寂寞。寂寞。我反复咀嚼这个词语,脑海里不觉跳出元春,跳出元春的寂寞。
她那么小进宫,从此寂寞就跟了她。那么高高在上,那么寂寞。就像戏台上的鲁智深,所有的心事都没有人懂。她省亲,她唤宝玉来见她,她抱他,摸他,和他说话,都是寂寞。寂寞那么深。以至于你读,也跟着心疼。
大观园在元春幸过后,贾政就锁了。
被锁的大观园也寂寞了。为怕寥落,元春遂命姐姐妹妹住进去,也要宝玉住进去。元春想,这样子,就不会空辜负了那些好景致,也不会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了。
我们都知道,所谓佳人落魄花柳无颜,是指一个少女虽美却没有灵魂。《牡丹亭》里杜丽娘游园,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她那么美,却从来未曾享受过青春。在《春香闹学》那场戏,春香活泼得不得了,一直跟她讲那个花园有多漂亮,可杜丽娘始终面无表情,真的就是“佳人落魄”的感觉。
可我要说的是,宝玉进来,宝玉却是带着他的灵魂与青春一并住进来。他看大观园,他写大观园的春夏秋冬,他的诗简直美得要死。反正我差点被他美死,觉得青春本来就是这样子。
先看《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默默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青春是一个睡到自然醒的年龄。都六更了,他们还在懒着不起。这既是讲岁月,流光,同时也在讲富贵,慵懒。人还在睡,春的早晨还有一点点薄凉,窗外正春雨绵绵。讲青春里某种朦胧感,好像眼前人就是刚刚走进梦里的人。蜡烛一直在流泪,不知为什么在哭。这些都是很青春的句子,我们翻翻写过的日记本,里面也有好多这样的句子。有唯美,也有感伤。所有这些在春天里开放的花,都好像很感伤,又好像是因为我在那里撒娇。大观园里小丫头们也都撒娇慵懒惯了,也跟着不起床,就那么抱着被子在那说说笑笑。全诗有悠闲、慵懒,又有淡淡哀愁。)
其次是《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还是在说睡觉,做梦。青春期本就是一个梦。富贵人家大都会在廊檐下养鹦鹉,鹦鹉会学人声叫着要茶喝,其中透着些许富贵的孤独。女孩子打开梳妆的镜匣,就像明月映窗。檀香弥漫,像白云飘进屋子。琥珀杯子里酒味醇美,晶莹剔透栏杆下柳风清凉。女孩子在水边亭子摇扇纳凉。到了黄昏,卷起珠帘,开始卸妆。全诗有享受,有颓废。)
再次是《秋天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鸭。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绛云轩是在讲怡红院。在讲怡红院秋天的月光。月光似流水浸透了窗纱。天气渐渐冷了,长出青苔的石头可以容仙鹤栖息,飘落沾满秋露的梧桐叶,打湿了睡在那里的鸭子。有婢女抱着绣有金凤的被褥来铺床。后一句写女子游园归来,在卸妆。喝了酒的人半夜醒来口渴,要丫鬟重新拨开炭火,煮一点茶喝。全诗有月光,有富贵。)
最后是《冬天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郎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锦罽,织有花纹的毛毯,通常是北方冬天为防寒铺在地上的。鹴衾,绣鹴是大雁的一种,常常是一对一对飞,在古代,常常把鸳鸯、绣鹴绣在被子上。意思家里铺了这么厚的地毯,盖了这么美的被子,可还是睡不着。冬天了,院子里只剩下松树,落花遍地,听不见莺的叫声。女郎,公子,这很明显是在写宝钗,黛玉和宝玉。她们很高兴陪伴的书童或者丫头知道如何品茗,把刚刚落下来的雪扫了来煮茶喝。)
就是这四首诗,越发让我爱死宝玉。读起来好过瘾。青春,生活,品味,都那么地好。你会意识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自在,这么优雅,人原来可以这样去赏鲜花,赏落叶,赏月光。它传达出一种品味。现如今的我们,大多早已远离这种精神上的华贵,就算是今天的富翁,贵族,大概也不会拥有这样的生活。因为它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足,还有精神上的高贵,是真正的风花雪月。
在路上。我看着风中的鸟巢想起这些。便看哪哪都是诗了。想着,自己也是红楼里住进大观园的人了,是假宝玉了。也在赏花,踩落叶,描眉,化妆,吃胭脂,和丫头们嬉闹,读书,写字,弹琴,下棋,作画,吟诗,描鸾刺凤,斗草簪花,每日里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青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