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读蒋勋,说红楼(1)

(2014-12-26 08:48:19)
标签:

读书

笔记

蒋勋

红楼

文化

分类: 读书随笔

70

前些日子下书单,买回来《蒋勋说红楼梦》全套,共1-8辑。昨天下午黄昏,又是黄昏,我发现我对黄昏有独特感情。心境里觉得黄昏里都是静,都是柔情。黄昏里收到书。黄昏里一心欢喜地拆开来看。感觉真是好。这个圣诞,这套红楼,也就是我最好的礼物了。

今天起,净手,焚香,开始一点一点阅读,一点一点笔记。我发现,这个过程是美的。

蒋勋说,《红楼梦》是值得一辈子阅读的书。

在红楼十二金钗里,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

之前也有人问过我同样问题。我是掂来掂去,哪个都不舍得。后来还是选了五个:黛玉,宝钗,史湘云,妙玉,还有探春。我对她们都极有感情,不舍得说,我不喜欢。都那么好啊。

林语堂说,他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语堂一定是喜欢探春的。从蒋勋先生个人角度来看语堂,探春即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探春聪明,大器,虽说母亲赵姨娘是丫头出身的小妾,可探春身上却都是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精明,干练,懂管理,做什么都有条不紊,且公正公平。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这一点,蒋勋认为,他们是一致一体相近相通的。我读,也是哦,原来如此。

再说妙玉。蒋勋说,妙玉出身官宦之家,家道败落,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栊翠庵,看来是修行,却是心有郁结。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更是嗤之以鼻。她有洁癖,最是孤芳自赏。但作者并没有批判她。而是很委婉地让你感受到其洁癖背后隐藏的热情。她极爱宝玉,但这爱是不能说出口的。她的孤芳自赏不近人情,正是最柔软的蛤蜊,带了一身防卫的硬壳。我们能不喜欢妙玉吗?

我个人是很喜欢妙玉的。尤喜欢她煮雪品茗。让我嗅闻到内里清芬。是把热闹挡在门外的。你看她吃茶的盘子,是掩也掩不住的一世繁华。那真是讲究的。

蒋勋说,红楼的作者,正是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蒋勋阅读红楼,是当佛经来读的。他认为红楼里,落笔处都是慈悲,都是觉悟。

他说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美。他在繁华人间看众生,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和赞叹。他就好比红楼梦里的菩萨。爱着每一个人,却都没有执著和占有。《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是宝玉的本性。

年轻时我第一次读红楼,不能很好的去理解和认识宝玉。认定宝玉就是一个13岁的美少年,被娇生惯养,大观园就是他的青春王国。他叛逆,他疯癫,他爱惜身边每一个女儿。他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就凭这一句,我就原谅了他身上所有的不好,只记得他的好。后来再读,再读。一直到今天读蒋勋先生对宝玉的解读,真真是越发喜欢他。

蒋勋说,阅读红楼,也是一种学习宽容的过程。

我想是的。

以前读,虽说也喜欢黛玉,喜欢宝钗。但也常怨黛玉,她怎么总是那么爱哭啊。还小气。但怨她,却也是爱她。和蒋勋先生一样,也喜欢她的清洁,喜欢她的高傲,喜欢她的绝对,喜欢她的孤独与感伤。看她葬花,泪就下来。对宝钗,也有怨过。怨她身上现实的那一部分。觉得她来配宝玉,终还是不配的。可也还是复杂又矛盾地爱着她。爱她的聪慧,端庄,稳重与修养风度。觉得若世间果有此等小女子,也算是完美了。

现在再来读她们,心里真的是更多地有了宽容。

想那宝玉,就是青埂峰下被女娲补天弃用的一块顽石。他无聊,他孤独,他本来就是来人间玩的。而黛玉,她本来就是一颗要枯死的绛珠草,被那宝玉在前世一心浇灌,才得以存活。所以她哭,她是有充足理由的。她来人间,本就是来还泪的。还够了,她也该走了。只是每每念起那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都免不了要发呆悲切一番光景。

我看到了我们“自己”。

一本书,可以让你不断看到“自己”。那这本书,一定是一本可以阅读一生的书。蒋勋说,在我们自己身上,你慢慢去阅读,你会看到我们一会儿是黛玉,一会儿是宝钗,一会儿可能就是贾瑞,薛蟠。这一点并不可笑。我们有时,就是能看到自己堕落与沉沦的另外一面。也会有荒唐存在。回到现实,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会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

我想说,蒋勋先生说得真好,真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