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海蒼茫如幕》:一首高明的詩
(2010-10-08 04:05:52)
标签:
于坚诗歌符力评论云南 |
分类: 评论 |
只有大海苍茫如幕
诗/于坚
春天中我们在渤海上
说着诗
云向北去
有一条出现于落日的左侧
谁指了一下
转身去看时
只有大海满面黄昏
苍茫如幕
《只有大海苍茫如幕》:一首高明的诗
在网络上,我注意到诗人于坚说:“我是一个用眼睛来观察事物的诗人,我不喜欢在想像中虚构世界。”他的短诗《只有大海苍茫如幕》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说法。读这首诗,让人想起很多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欣赏这样的句子,如同看一组电影画面,能获得清晰的视觉印象,还能让人产生许多感觉、许多思想。很多让人难忘的好诗,具有这样的魄力。
从语言表面上看,这首诗所说的无非是“我们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了什么”。就这么简单。而在语言的深层,却不是“简单”二字可以轻易评价的。于坚“拒绝隐喻”,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想说的是,《只有大海苍茫如幕》充满“隐喻”,其“隐喻”,可以给读者带来震动心灵的力量: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喜欢在春天拿出重要的事情来谈论,谋划,实践。对于一个中年人,一个很有才华和思想的诗人,于坚在春天所怀有的不外乎是“诗
一转身,什么都不见,什么都不是了。这就是生活的真相,人世的本质。这首诗的深层含意在于此。这一层透彻的、令人悲凉的诗意,并不新鲜,却还是让诗人轻松写出来了。由此,可见诗人语言艺术表现力所达到的高度。
这首诗的含意,诗人没有直接说出来,读者透过语言表面才能有所发现。换句话说,虽然诗人可能会表示,那是他“用眼睛来观察”出来的结果,但我们不得不说: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是羚羊挂角,凌空而不着痕迹的。这样的诗,貌似简单,却值得用“高明”来评价。
符力2010.10.08-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