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学评论 |
这样的朋友肯定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无论时间是怎样地乖谬。因
此我想,再过20年,甚至30年、40年,即使我们各自的脸上
都出现了许多的皱纹,友情也不会出现一丝皱纹的。和这样的朋友
交往,永远都是没有负担,也没有风险的。在当今这样一个功利至
上的年代里,这样的友情已经不多见了。
阅读袁滨的这些诗歌之外的文字,我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文字都
是与书有关的,无不浸染了浓郁的书香。我便又真真切地看到了另
一个袁滨——拥书而坐、嗜书如命的袁滨。我的兴致便如野火一样
烧起来了。我喜欢读书人。在我看来,一个不读书的人,简直就是
一个不懂得心灵生活的人。无论他是怎样的达官,也无论他是怎样
的显贵;无论他的生活质量是怎样的了不起,生命质量永远都是可
疑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书的护送,一个人的心灵是不可能
走得太远的。我始终坚信这样一点。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袁滨的
这本文集里,写到的书绝不下于一百种,写到的古今中外的诗人、
作家、学者等也至少有几百人。可谓洋洋大观了。他充满敬意地写
外国的博尔赫斯、普鲁斯特、肖洛霍夫、亨利·戴维·梭罗、索尔
仁尼琴等,也满怀深情地写中国的巴金、傅雷、废名、孙犁、汪曾
祺、苏雪林等;而写得最多的,则是陆文夫、何士光、韩青、赵德
发、杨克和、郝永勃、张宏森、王稼句、姜德明等等文友们的赠书
了。这些,都无不萦绕了袁滨的恋书情怀,无不是袁滨心灵生活的
扩充和延伸。六年多的时光,磨出了这样一本以书为魂的书,怎么
说也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袁滨在他的《书之归去来》一文中曾这
样写道:“酒徒嗜酒,书生爱书,好茶者讲究茶具,各有各的特色。
但私心还是偏向书爱者,以为书是性灵之物,品书似更具雅趣。”
可谓道出了他对书的一往情深,及内心的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