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花香更香的是书香(2)

(2006-11-01 02:23:05)
分类: 文学评论

             比花香更香的是书香(2)

              ——袁滨随笔集《草云集》序

                                        谭延桐

 

 

    袁滨长期在机关工作,栖身电视台也只是近几年的事儿。无论

是在机关,还是在电视台,都免不了与声色犬马交涉。而袁滨却能

在急流中固守自己,并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面对每一本书,并嚼

出了这么多的书味,不能不成为圣灵的感动。这样的感动如果能够

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经常发生、发扬光大的话,我敢说,人类离神

话中那座不朽的花园肯定就会不远了。现代人整天忙忙碌碌,忙于

工作、忙于社交、忙于生计,忙于消遣,读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

我已很少听到关于读书的佳话了。此刻,透过这部书稿,我想像着

一盏孤灯陪伴着袁滨的场景,一种感动便氤氲开来。这样的感动,

也只能给袁滨带去一片酽酽的祝福了。而祝福毕竟是不能化解他的

实质性无奈的,因此,他在这本文集的《后记》里这样慨叹:“工

作太优秀的人,举目无援的人,受人嫉妒的人,难免要有一次‘炼

狱’过程。”这便是一个爱书人的不合时宜,从事精神化劳动的人

的命。没有办法。在这样一个物质化年代里,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仍然不把自己当做一个瞎子,我继续购书,继续往我家里

搬书。有一次,有人送我一部1966年版的布鲁克出版社出的百科全

书。我就感觉到这部书和我住在一起了,我把它的存在看作是我的

一种幸福。那二十多卷书,书中我无法读到的哥特式字体,我看不

到的地图和插图。但是,我知道这部书就在那里,我感觉到这部书

在以其友善的引力吸引着我。我想书是我们人类可能拥有的诸多幸

福中的一种。”博尔赫斯在他的《书》一文中这样写道。袁滨所珍

视的,正是博尔赫斯所说的这“诸多幸福中的一种”。有这样的一

种幸福在,足够了。

袁滨不仅珍爱买来的每一本书,对朋友的赠书也从来都是视若

珠玉的。我去过袁滨的家,并在他家里住过,他对书的非同寻常的

爱惜,早就通过他的两个书架悄悄地告诉过我了。要想知道一个人

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看看他对书的感情就知道了。袁滨对书的感

情,也真可谓到了痴迷的地步。他说,“说来也怪,苦恼也罢,忧

患也罢,一卷在握,竟也沉入其中不能自拔,有时也能生发一些联

想与感慨,借以抒怀,渐忘了艰难困窘”。又说,“题跋又确能见

性见情,虽时过境迁,却也自有情趣”。于是,他在静心读书的同

时,便养成了一种在书上“长长短短地写上一点儿自己的所爱”的

习惯。这习惯足以使他“到头来,终究可守望一星绿意,存念一点

儿读书之余的奢想”了。渐渐地,这些思想的片羽也便越飞越高,

飞到这本文集里来了。我想,它会栖落在有识者的心里的。会的。

因为精神化的文字都是具有坚硬的翅膀的。

别以为袁滨就是无原则地爱书的,他是书的朋友,不是书的奴

隶。他说,“我不间断地买书读书,也不间断地理书汰书。我所居

住的是一间半的半室,进门靠墙立了两架书橱,空间有限,容不下

太多,只有把一些用处不大无长期保存价值的淘汰掉,余下大的空

间容纳新书了……但是,朋友送我的签名本却是一本也不舍得淘汰,

虽然有的印装不是很好。一来是友情重要,值得珍惜;二来也是对

自己的一种鞭策,看到大家都在努力,自己更要只争朝夕了。”

(《理书琐记》)可见,那些庸书、俗书、脏书,他是不爱的,他

有他自己的生命原则。而对于朋友们的赠书,他却是“无原则”地

呵护的,显然,这是他珍视友情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了。

这本文集共分四辑,前三辑均为书话,最后一辑是袁滨的小说

作品。透过最后一辑这些活生生的机关轶事,我看到了袁滨过去的

那段机关生活的沉淀。机关是机械的,而艺术是反机械的。一切现

代文明的产生和现代艺术的诞生,无不都是反机械的结果。在这里,

我真真切切地目睹了这种反机械的努力。

哦,努力着,也便把地平线上所有所有的光亮都拉到眼前来了,

没有比这更能让心灵永葆青春的了。

 

2002629于南宁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