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也是有气味的(2)
在所有的从事艺术的人们中,诗人应该是最洁净的。他的手可能刚刚劳作回来还没有来得及清洗干净,但他的心灵绝对应该是干净的。精神的洁癖,首先应该是诗人的一种专利。美的使者,更应该是诗人一生一世的向往。“最伟大的诗人几乎不知道琐事与庸俗。当他的呼吸触及直到那时还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事物时,它便立即获得了祟高的意义,并充满了宇宙的生命。他是先知——他是人——他自我完善——他希望别人也像他一样完善,只是他看到了,而他们没有看到而已。在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们中间,他不是合唱队员——他不因受任何规章的约束而止步不前,——他有用自己的双手制定规章的最高权利。”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他的《<草叶集>序》中这样写到。“在这个贫乏的时代里做一位诗人就意味着:在吟咏中去探索隐去的神的踪迹。正因为如此,诗人才能够在世界黑暗的时刻道出神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林中路》中这样写到。“只有诗人才能愉快地感受一件事物的美,感受到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美的神秘规律。除他以外,谁也不能给我们传达美的魅力。”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在他的《论美感》中这样写到。“诗人喜欢夸张,但无论如何他的嗅觉都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法国诗评家勒内·夏尔在他的《诗论》中这样写到。他们都无不道出了诗人的天职:保护自己的嗅觉,捍卫美!大概也只有做到了这样,才能保证诗歌气味的纯正吧。
至于如何在诗中表现气味,波兰诗人安德尔采·布尔萨在他的《与诗人谈话》一诗中曾经这样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何在诗中表现气味……
当然不是直截道出
因为整首诗都要散发气味
韵脚
韵律
都要有树林中一方蜜甜隙地的温度
韵律的每一变动
都要有玫瑰的馨香
落入花圃
我们谈得融洽无间
直到我最后说出
“把这马桶拿出去
满屋都是脏气”
也许我做的不够得体
可是我实在是再也不能这样忍受下去
不能忍受异味的诗人多一些就好了。多一些,诗歌自然就会还原它曾经的美好了;诗人们的形象就不至于越来越像小丑,让世界撇嘴了;诗人的心灵就不会越来越混同于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心灵,让众人无视,或者唾弃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