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雕一样的十品

(2006-10-21 23:16:40)
分类: 文学评论

            浮雕一样的十品

                ——十品随笔集《众多的蝴蝶飞起来》序

                                                                                            

 

        当然,由人本及文本是一个“旧思路”,但我还是想沿着这样一个“旧思路”走下去。因为我喜欢这样一个“旧思路”。并且,经验一再地告诉我,这样一个“旧思路”没有错。“如果我们——诗人、作家、雕塑家、建筑师和音乐家——真的像我们所打扮成的那样,也就是说,真的是精神上的先驱者,人类的眼睛、耳朵和双手,那么我们就应该不但为自己,而且为全人类采集果实。”罗曼·罗兰早就说过了。我的骨骼和血液都记得。我是从来就不喜欢那些只是为自己思前想后忙里忙外而从来就不为人类提供人格养料和精神维生素的所谓的诗人和作家的。说得好听一点,他们是自食其力;说得不好听一点,他们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写匠,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大襟怀、大视野、大关切、大气度、大光亮的作品来的。

       沿着这样一个“旧思路”一直走下去,我就遇到了一个人,他叫“十品”。

 如果说,有些诗人和作家是一条溪,或一条河,或一条江,那么十品就是一个海。这个海,有时是平静的,有时是汹涌的,有时是蔚蓝的,有时是墨绿的……但无论怎样,他都是自然的,真实的,宽容的,博大的。这种印象,源于199810月我和十品在江苏盐城一次诗会上的初次相遇,心灵的相遇。六年了,我和十品虽然没有再度见过面,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十品认知的深入。有些人说变就变了,甚至变得面目全非,十品没有变,他依然是一个可爱的人。这可爱源于他的和蔼、友善、坦诚、至真、执迷,等等。时间将证明,这是一位让人放心的朋友。你把心交给他,他会懂得珍惜。不像有些人,把你的心弄痛了弄伤了再还给你,甚至还会只借不还,反咬一口。正因为污泥浊水一样的人太多,十品才愈显得芳草气质。我当然知道,这样的诗人和作家,在世俗的利益上是会吃亏的,但世俗利益永远都是世俗利益,替代不了黄金价值。

       是的,这是道,生命之道。老子说:“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上士十品,在这道上,走得可谓有风有度。这风,这度,如果老子还活着,是会赞赏有加的。只可惜,老子只有一个,承接老子薪火的人也越来越少。这就注定了,十品的寂寞。不过,寂寞,也不是坏东西。毕竟,寂寞使十品越来越深地认识到:喜欢热闹的、做表面文章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静下心来悟道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不过,这样也好,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立交桥。

       十品是一个海,那么十品的作品就是从这个海上出发的船只了。

       还是让我们到船上去看看吧:生命,自然,灵魂,品格,读书,写作,音乐,经典……可谓秋天的原野一般的多彩。能够牢牢地抓住这些,就说明,他是一位属灵的作家。别小看这两个字——属灵,就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就把许多的写匠给挡架甚至判了死刑了。“我的作品如果有什么价值的话,其主要价值在于我写得十分诚恳,我把我的心敞开来,把我内心的城堡的门窗完全敞开,让我的兄弟能够看到我的最隐秘的思想和最珍视的幻梦之所在。” 鲁文·达里奥的这句话,曾使十品感动良久。我知道十品是为什么感动了。

       从十品的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那种“对语言的粗暴行为”,也看不到“纯粹的花招”。是一种品质在召唤着他。正如他在《定格灵动的诗意》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诗人的作品与诗人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诗人的品质在诗人的作品中可以充分展示出来,而诗人的作品又是其品质的外露和延伸。因此,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是真正具有诗人更多个性突出的特征和显示优秀品质的作品。”他顺着这召唤,来到了真元艺术的门下。他没有被时尚之类的东西所打断,所劫持,所引诱,因此他最终找到了作为他自己的存在。这个存在,与和谐有关,与境界有关。说它是一个有机体,显然是合情合理的。

       “单纯质朴如果没有同时伴以高度的优雅和适当的风度,往往被看作是平淡乏味。”休谟的这句话,十品显然是悟透了的。因而,他在赋予一种印象、感知或体悟以一种明亮形象的时候,并没有失却综合的魅力。他懂得怎样“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持久的享受”。

       江西作家陈世旭曾给我来信说:“我一直对更年轻一代人的写作深怀疑虑,并为此感到我这一代人的失落。”我深有同感。写作越来越进入游戏化、世俗化、庸俗化、自娱自乐、寻求感官刺激的层面了,还有什么意思?你在他们面前谈“生命境界”、“精神背景”、“文学理念”、“艺术价值”等等,他们不笑死你才怪。但是,我从十品之列的诗人和作家身上,看到了作为一位诗人和作家所必不可少的情怀和谨严,使我对我一直所信奉的价值观有了更多的信心。做什么都要有个样子,这话说得已经够白的了,可是当下的许多写匠缺的就是这个“样子”。这样说,并不是说是别人帮十品凸显出了他的“样子”,而是他自己帮自己凸显出来的。浮雕一样的十品,就是这样来的。

       十品的“样子”,一句话,就是他好好听从大心灵的教导。“大心灵”和“小心灵”显然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一生只是顺着“小心灵”的指引往前走,最终做了“小我”的奴隶,任凭“小我”宰来割去。你觉得这是一种大悲哀,他们却不以为然。因此,休谟在他的《注重行为和德行的人》一文中这样说过:“没有蒙受教诲的心灵会发现每一件可爱的事物都那么无聊可厌;还在你那满是邪恶怪癖的身体苦于恶魔缠身之前,你身上比较高贵的部分就会感到毒素的侵蚀,你会徒然劳地寻求新鲜刺激以重新麻醉自己,但这仍然只能更加重那不可救药的悲哀。”

       说到这里,我还是想强调这样一点:真诚。如果一位诗人和作家连起码的真诚都没有了,那他的写作肯定就是虚伪的写作。写得再多,也都是一些赝品。大概,这就是十品为什么要让自己重新回到常识中来,反问自己“我为什么写作”,强调“生命的质量”、“生命的力量”、“生命的金字塔”等等的缘由了。

       作为一位诗人,十品的心灵始终像卫星一样围绕着诗歌这颗大太阳不停地转动,这是必然的。转来转去,就有了诸如《诗歌的神秘与神圣》、《诗歌的原创性的坚持与审美性的超越》之类的不少诗歌随笔。这些随笔,锁住了诗歌的水分,也保持了意义的鲜美。

       许多的优秀的诗人或作家都喜欢音乐——我说的是经典音乐——十品也不例外。也可能是,音乐为他们打开了另一个空间,或成为他们的另一种酵母吧。在这里,十品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有关音乐的思悟。这些思悟,也便成了另一种音乐:用文字做成的音乐。或直接地,或间接地,把我们领到一个声响世界里来了。这些声响,和血液的声响、骨头的声响、阳光的声响、梦幻的声响又是如此地相似。直到,我们被世俗打断,才突然明白过来: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文学中不能没有音乐。有人说诗歌是艺术的最高形式,也有人说音乐是艺术的最高形式……但无论怎么说,都没有否认音乐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听过《高山流水》、《平沙落雁》、《踏雪寻梅》之类的中国民乐经典,读过十品的这本书,也便等于听过一遍了。当然了,听过了,通过这种形式,再听一遍也无妨。

       我一向觉得,看一位诗人和作家有没出息,首先要看他关心的是什么,其次看他如何去关心,准没错。在这两个实质性问题上,十品做的显然都是到位的,让人欣慰的。

 

       也许是十品太老实了,也许十品骨子里根本就不屑,因而他至今也没有学会偷机钻营那一套。因此,在这个投机商满天飞的年代里,他似乎显得并不像有些人那么“光芒万丈”。这实在是没有关系,因为他已经寻找到了精神的修辞,并贡献出了一座又一座精神的雕像,何况这些雕像本身都是闪光的呢。

       萧伯纳说:“所有值得一读的书都是由精神写成的。”反过来说就是,所有由精神写成的书,都是值得一读的。十品的这本书,很显然,是由精神写成的,是值得一读的。

 

                                                                                    20041119于南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