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仅城镇化需4000万套房,房价能垂直下跌?

(2010-01-18 23:05:56)
标签:

房产

财经

房价

套房

戴欣明

杭州

杂谈

分类: 地产观察《新人文新生活》周记

仅城镇化需4000万套房,房价能垂直下跌?

——未来十年城镇房价上涨才能让一线城市房价下跌

2010年房地产新政“组合拳”打向谁?访谈戴欣明直播稿(二)

 

这次调控,我认为是和中央整个大的经济方针是有出路的,这么快的变化说明隐含了一些问题。经济方针最明显的一条是2010年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城镇化就是让更多的农民进镇、进城,这种情况下首推的是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实际上主要是针对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还没有过快上涨,甚至有些城市的房价还没有怎么涨。

 

国家希望农村更多的城镇化。有个数据指标说目前的城镇化已经达到45%左右,这数据是不是不太准的,有一个权威人士说达到55%。在未来10年要提高10个百分点却是共识。提高10个百分点这种状态下,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300万到1400万人口进城,这样大约需要400万套住房,十年就是4000万套。对拉动整个经济发展是非常巨大的。遏制一线城市房价的过快发展,实际上希望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能赶上来,这个政策明显和2007年的政策有本质的不同。不同的主要是说它只是针对一线城市的,并且肯定了整个房价上涨这种趋势,未来是保持房价整体上涨的,让整个城镇化要均衡。

 

另外一点特别明显的一个趋势是中国更多的是“就业性流动”代替了“旅游性流动”。发达国家更多的是“旅游性流动”代替了“就业性流动”。这样“就业性流动”就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深圳,实际上很多外来人口催生了深圳房价过快上涨,包括北京也是,北京很明显。谁买房?北京人买不起,像杭州这个城市也是,杭州本地人买不起,杭州人都住到几环以外去了。所以说人口的这种“就业性流动”就会带来大量的资金进入,所以房价一定会推高了。问题在于我们城镇化程度不高,为什么离开家乡来到深圳呢?说明家乡建设得不好,如果好的话肯定不离开,我不离开我的父母、同学,在那里生活就好了。

 

主持人:这么说:这种推动城镇化建设二、三、四线城市,实际上也是平抑一线城市过快上涨的一个手段?

 

嘉宾戴欣明: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实际上一线城市的房价是因为二、三、四线城市整个城镇开发的环境不好,或者是整个的生活质量不好,他们不得已涌到一线城市去。涌到一线城市以后,大家都希望在这里有房、有家,在某种程度上就一定会催生房价的上涨。中国人口多加之政策推动,供应不足,种种原因都推动了房价的暴涨。

 

作为我这番话的结论,我认为不管是一线城市也好,二、三、四线城市也好,我们不能不承认是需求推高了房价。希望把需求作为一种抑制,供应量提高上来,没有三年到四年是不可能的。在不提高供应量的前提下,在所有政策都推升房价的情况下,房价就可能轮番暴涨。这种情况结局的话可能会对整个经济发展有影响,目前一些政策出台遏制房价主调是比较明确的。预示着未来的房地产应该是更加的理性化。

 

主持人:你认为本次调控力度够不够大?能不能起到遏制的目的?

 

嘉宾戴欣明:如果像2008年那样说把房价抑制住了,中国的房价其实可以调在任何一个价位,调控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要是房价真正地调控下来了,大幅度下跌,整个经济就萧条了。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讲是不会去重演这样的历史的,所以这次下调我认为可能是一个相对温和的。我们解读“遏制房价”这两个词就是把房价高的部分拉下来,过高的部分压下来,其实国家希望房价预期还是上涨,因为毕竟是希望更多的人购房,能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戴老师的观点是国家政策是遏制部分城市的过快上涨,政策背景跟2008年不一样,房价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暴跌,政策目的和2007年不一样,政策是相对温和调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